EGFR肺癌「腦轉移」機率高!雙標靶一線治療突破抗藥性困境

不管是空污、抽菸、油煙的問題,台灣始終難以擺脫肺癌籠罩的陰影,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仍是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的癌別。因為早期症狀輕微常被忽略,7成患者診斷已經晚期,如果患者帶有EGFR突變更容易出現腦轉移。即使如此,知名胸腔科醫師仍呼籲病友積極治療、不放棄,「如今雙標靶運用在第一線,可延緩腦部惡化的時間,甚至有機會可以延長患者的壽命。」

為什麼EGFR變異的肺癌患者容易腦轉移?專家剖析兩因素

台灣一年有超過1.3萬人罹患肺癌,而肺癌裡面有很多相對應的基因突變,現在治療方針會對特定致病基因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常見的變異基因種類包含:EGFR、ALK、ROS1、BRAF,特別是EGFR在肺癌中相當常見,超過5成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

由於晚期肺癌治療屬於「個人化治療」,釐清致病基因才能使用合適的藥物,越有機會穩定控制病情。像是EGFR突變患者適用 TKI 標靶治療,不僅治療效果較佳,副作用也相對少,但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患者還是會面臨腦轉移的問題?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部主任陳育民解釋主要是受到兩大因素影響:

  • 存活時間: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在標靶治療下因為效果好、活得比較久,相對地治療過程到末期,發生腦部轉移的機率也較高。
  • 基因突變:有EGFR基因突變者腦轉移比例更高,甚至可能高達7成會出現腦轉移。

肺癌容易有腦轉移!一線雙標靶可延緩腫瘤惡化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最容易轉移到腦部的癌症之一,當出現腦轉移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噁心嘔吐、肢體無力、癲癇,陳育民說:「EGFR變異的肺癌患者可以用第一代、第二代TKI標靶藥,腦部有轉移的時候使用這些藥物就可延緩腦部腫瘤惡化的時間,甚至有機會可以延長患者的壽命。」

目前健保已核准第一代、第二代TKI標靶藥物治療晚期EGFR的患者,雖然治療效果不錯,但患者仍會在治療一年左右產生抗藥性, 造成疾病再度惡化,這時「雙標靶」治療就顯得隔外重要。

【雙標靶小檔案】

將第一代TKI標靶藥物,與現有的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使用,稱為「雙標靶治療」,臨床研究顯示,不僅副作用小,且因為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的幫助,有助阻斷腫瘤獲取養份,讓藥物更容易到達腫瘤發揮作用,且促進免疫細胞正常運作,進而消滅腫瘤細胞。

有了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幫助下,腫瘤周邊環境獲得改善,人體免疫系統也會改過來幫忙對抗腫瘤,以致雙標靶在防治肺癌腦轉移上有很大的突破。

雙標靶突破治療瓶頸!經濟、禁忌症影響治療關鍵

根據研究統計,其中使用TKI標靶治療的患者,顱內無惡化時間僅1年,如果是使用雙標靶治療的患者,顱內無惡化時間超過4年,顯示「雙標靶」對抗腦部腫瘤時效果更顯著。陳育民提到:「患者即使腦部沒有轉移也可用雙標靶,現在是第一線就可以使用,只是目前還沒有健保給付。」

目前臨床上使用雙標靶治療的患者比例有多高?陳育民說:「不同醫院的使用比例,差異性很大,有些醫院平均四個患者有一個,但有些醫院可能一個都沒有,多數患者考量還是『經濟』問題。」

此外,也得顧慮患者有沒有使用雙標靶的禁忌症,例如:合併高血壓控制不好、蛋白尿、有出血問題,病況相對複雜,治療就會保守一點。

告別第一奪命癌!積極治療雙標靶延命

隨著醫療進步,治療肺癌的武器越來越多,陳育民補充說:「即使病症已是晚期或併發腦轉移,還是要有信心,及早積極治療。」

醫師也分享臨床上的個案,曾遇過患者來的時候神智不太好、身體已經癱瘓,經過檢查出來有基因突變、且腦部有轉移,立刻趕緊用標靶治療,而藥物效果很快就出來,患者三天以後就可下床。

因此,肺癌病友即便確診後出現腦轉移也不要喪氣,鼓勵:「藥物搭配得當也能有良好控制病情,過著正常人的生活,晚期不等於末期。」治療肺癌永遠不嫌晚,勇敢跨出治療第一步!

文、王芊淩/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確診肺癌有什麼治療選擇?台大醫師一張表判別:先分種類、再分期別
晚期肺癌別絕望!免疫療法組合讓8旬翁一年腫瘤縮小4倍
亞洲人特別容易得肺癌? 醫師籲:面對大馬路不要常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