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顧名思義是一種思考與知覺功能異常的腦部慢性疾病,可能的病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等因素。國軍高雄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書楷指出,「就思覺失調症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這個疾病的通則,長效針劑更是治療的優先選項之一。」
林書楷醫師說明,大部分人對思覺失調症會有壓力大或卡到陰等錯誤觀念。事實上,思覺失調症是個大腦內分泌異常的疾病,每一次發病都會對腦部造成傷害,而這個傷害會直接造成病患身體功能全面性下降。
思覺失調症會幻聽、幻覺?醫解析常見迷思
有很多人對於思覺失調症有著幻聽、幻覺等印象,對此,林書楷醫師強調,臨床上疾病前驅期會以功能喪失與情緒不對等的淡漠來表現,發病的症狀主要分為兩大症狀: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
- 正性症狀:妄想、幻覺、缺乏現實感、混亂行為等。
- 負性症狀:情緒低落、表情淡漠、社交退縮、對事情或生活的興趣喪失,或缺乏自我照顧能力。
其中,正性症狀較被大眾熟知,而負性症狀雖比例不少,但較不被認識,容易被忽略,或是被誤以為是憂鬱症。
林書楷醫師也指出,這類大腦的生病不會只是一下子,思覺失調症是需要長期治療的,但很多家屬跟病人會有個迷思,就是現在願意接受治療後,是不是哪一天就可以不用再服藥。這樣的觀念,有點像是把思覺失調症當成感冒來看,「可是此疾病的殘酷之處在於,這是一輩子都需要用藥物好好去治療的疾病。」
「精神科跟內外科不太一樣,醫師追求的都是穩定而非治癒。」林書楷醫師強調,精神疾病的治療就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服藥控制。
長效針劑是思覺失調症治療的關鍵工具
一般人光是感冒可能都會忘記吃藥了,腦部功能已經退化的思覺失調症病人,更有可能很大的機率會忘記吃藥。林書楷醫師表示,每天吃藥是件很麻煩的事情,也容易造成病人跟家屬的衝突。
部分家屬容易緊張,一有狀況就會懷疑病人沒吃藥,進而引發爭吵衝突,導致病患更不願意吃藥。林書楷醫師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以長效針協助病友把病情穩定下來,因此長效針劑非常關鍵,是近年來治療思覺失調症的重要工具。
林書楷醫師說,「要讓病友知道精神科的藥物或針劑是在幫助他們,這才是精神科醫師應該注重的病識感。畢竟沒有病識感本來就是思覺失調症眾多症狀的其中之一,又怎麼能把病人不了解自身疾病當成無法穩定治療的理由。」因此,治療重點是放在病患功能的保存,保存越好越有機會回歸社會,而要保存好的前提就是不要發病,不要發病就需要有穩定的治療。
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才能及早回歸社會
林書楷醫師表示,在口服藥物的治療模式下,約有 4-5 成的病人,病況時而穩定、時而不穩,可能之後還是會反覆進出醫院。而另外 2-3 成的病人,因缺乏病識感或沒有良好的家庭及社會支持,導致病情嚴重退化,後續都得安置在機構中,難以回歸社會。
傳統觀念上「不穩定的才要打針」、「很嚴重的才要打針」。但在目前的臨床實務以及較新的研究上,長效針劑相對於口服藥物有同樣的藥效、較少的副作用,減少 3-5 成的再住院率,且還有額外的好處。研究顯示使用長效針劑的病患,滿意度較傳統口服藥物高,且能夠增加病患工作的動機與能夠回復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家屬也能在病患病況穩定後,減少因照顧病患造成的生活負擔與犧牲工作時間。
現在對於長效針的概念應該是要「儘早打,及時打,好好打」
林書楷醫師也分享與衛生所合作的病例,當時那位病患並沒有用像長效針劑這樣的治療來穩定病況,以至於與家中產生很多衝突,病患功能也明顯退化。一直到他接手之後,使用長效針劑的治療讓症狀穩定下來,後續再透過職能治療師提供職能治療、轉介職業訓練,進而回歸社會。
他說,「病患經過治療後,每次家屬都是笑笑地帶孩子來回診,表情跟一開始很不一樣,所以光是治療劑型的改變就能明顯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
林書楷醫師也提到,目前在 COVID-19 疫情期間有些病患會過度焦慮,包括家人也比較擔心,認為病友目前狀況都還好,想等疫情緩和一點再回診,但這樣就會有因治療中斷導致病情不穩而發病的情況。而針對這樣的情況,長效針劑就顯得更加重要,因此現在若有符合病情診斷的個案,都會盡量協助從口服藥物轉換成長效針劑來治療。
林書楷醫師也強調,過往口服藥還要考量到腸胃道吸收的部分,但針劑很明確,因此在藥物濃度掌控上,比口服藥來得更加穩定。且中央健康保險署自去年開始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也新增長效針劑注射獎勵措施,鼓勵醫師透過施打抗精神病長效針劑,協助病人穩定病情。
「現在治療的進步下,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得到很好的慢性病控制。」林書楷醫師說,精神科醫師是有這樣臨床的觀察與信心,所以對病患而言,在好的醫療體系得到適合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思覺失調不只是妄想症!感覺思考能力下降就要注意這5大徵兆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穩定治療越能控制病情
每百人就有一位思覺失調者!長效針劑助患者重回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