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齡社會來臨,白內障患者逐年增多,其中更有不少人合併有散光問題,病人不但視力模糊還疊影重重。如何藉由白內障手術,同時改善散光問題,讓病患享受不戴鏡的自由人生,請眼科專家告訴你!
視力模糊又疊影重重!是散光還是白內障
永和大學眼科院長鐘珮禎醫師表示,白內障是水晶體混濁引起的眼睛疾病。水晶體在眼睛內如同照相機的鏡頭般,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底片上是一樣的。如果變得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
而散光不是疾病而是症狀,是一種眼睛屈光不正常的表現。散光是角膜弧度出了問題,當眼睛的角膜彎曲弧度不勻,經過角膜子午線的各光線屈折率不同、無法聚集於同一焦點,使影像難以在視網膜上清晰呈現,出現「亂視」。患者會出現視力模糊、疊影、暈光等,甚至為了看清楚而視覺疲勞。
鐘珮禎醫師說,任何人都可能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因素造成散光,而中老年人隨著年紀增長,角膜退化,出現散光的機率比年輕人更高,散光度數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當白內障出現時,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散光遽增的狀況,使得視力更加惡化。
白內障手術無法矯正散光,需使用功能型水晶體
鐘珮禎醫師強調,一般散光只要配戴適當的眼鏡矯正,即可改善視力模糊,但對同時患有白內障的中老年人來說,術後配戴眼鏡卻是件相當麻煩的事,且多數人都認為手術後就不需配戴眼鏡。
她指出,傳統白內障手術並無法矯正角膜散光,患者在術後往往需要配戴眼鏡矯正散光,或以雷射手術去除殘餘度數,才能有效解決散光問題。
現今已有可矯正散光的人工水晶體,一次手術就可同時解決白內障與散光問題,實現病人術後不必配戴眼鏡的願望,且看遠看近都不再有問題,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非人人適用,縝密檢查相當重要
「但非每個人都適用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鐘珮禎醫師表示,若有意使用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術前需醫師謹慎評估、縝密檢查,確認患者的白內障、近視、老花等眼睛狀況,更重要的是確認散光是屬於角膜規則性散光,或是角膜不規則散光。
如果為不規則散光,則無法以此類人工水晶體做矯正;而若角膜散光為規則性散光,需考量手術後真正的角膜散光度數,透過電腦系統換算,就可找出適合病人的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目前,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有 4 種,分別為:
- 單焦點水晶體:將所有光線聚焦在單一焦距,在特定焦距上看東西非常清楚。通常看遠較為清晰,但看近因光線未有效聚焦,因此視力表現較為模糊。
- 多焦點水晶體:讓不同距離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所以可以看不同距離的影像。但整體視覺品質較不銳利,還可能有光學干擾,如光暈、眩光等,影響夜間駕車。
- 繞射型延伸焦距水晶體:看遠、中、近距離都能看得清楚,但在光線微弱的地方時,在焦點與焦點之間轉換的過程,會面臨眩光或光暈困擾,術後較無法於夜間開車。
- 非繞射型延伸焦距水晶體:看遠、中、功能性近距離視力都清楚,還具有視覺延長效果,光線集中度也宛如單焦點一般,大幅減低光暈及眩光,提供日夜都有高品質的視力。
鐘珮禎醫師指出,醫師通常會考量病患的眼睛狀況、術後視覺需求,建議適合的人工水晶體;而患者則可依自身眼睛條件、視覺需求和預算,最終選擇要植入的人工水晶體。
擺脫戴鏡人生!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為老奶奶圓 3 願望
鐘珮禎醫師分享,曾幫助一位 90 多歲患有白內障及高度近視的老奶奶,當時奶奶告訴醫師:「我人生有三個願望是:看書不用戴眼鏡、與孫子視訊不用戴眼鏡、出門搭公車也不用戴眼鏡,感覺人生了無遺憾。」
考量奶奶對於術後用眼的需求,鐘珮禎醫師就考慮替奶奶置換量身訂製的「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但擔心奶奶的黃斑部、視網膜狀況不佳,無法使用該款人工水晶體。
進而安排各項檢查,包含近視、老花、散光、白內障等。檢查發現,奶奶眼睛狀況佳,雖有乾眼問題,但治療後也有所改善,隨即建議使用訂製款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而接受手術後,奶奶對於不再需要戴眼鏡的生活感到相當滿意。
保健視力健康要趁早,從小做起避免近視
鐘珮禎醫師指出,近視發生年齡有兩個尖峰時段,一是 7 至 8 歲的生長期,另一個則是 13 至 14 歲的青春期,愈早產生近視將來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也愈大。而高度近視容易產生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導致失明。
近年來,白內障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她呼籲,從小就應該做好眼睛保健,避免高度近視的發生,除了降低 3C 使用時間、注意用眼距離等,白天外出配戴太陽眼鏡等,才能預防白內障的發生。
文 / 黃慧玫、圖 / 蘇鈺婷
延伸閱讀:
年紀大眼睛看不清!醫師: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白內障」、「老花」都消失
睡覺關燈還滑手機恐讓「白內障」提早上身!醫師教如何自我檢查
吃葉黃素、點眼藥水依舊惡化!罹患白內障「手術是唯一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