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吃飯了」非得喊得很大聲家中長輩才聽得見,類似這樣現況不時出現在各個社區角落。根據台灣本土研究報告顯示,台灣 65 歲以上年長者約有 40% 為失能性聽損,比世界衛生組織預估的還要高,為了讓民眾及早發現聽力損失,華科基金會與聽語學推出「搓手聽篩法」,簡易的測試方式,就能及早發現長輩們聽力問題。
聽損就醫率極低!患者不自知有聽力問題
當耳朵聽不見時,不會產生立即性身體不適,導致聽損初期就醫率極低,長庚紀念醫院耳科主治醫師吳哲民教授就臨床經驗觀察發現:「65 歲以上長者的聽損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提高,最主要原因都是老化,部分則是因藥物影響到耳蝸裡毛細胞,但不用過度緊張,超過 60% 的聽力問題是可以在初期發現和解決。」
不論是透過助聽器、電子耳、復健等各種方式,矯正之下多數年者都能重新聽到聲音,但吳哲民不諱言:「最大的困境,其實患者本身不知道自己是聽力問題,呼籲長輩需要做規律性的聽力篩檢。」
若是長期不處理聽力問題,往往會影響社交之外,台灣耳鼻喉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有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影響到認知功能,2020 年刺胳針醫學期刊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失智症的 12 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一的就是聽力受損占 8 %。」
簡單兩步驟進行「搓手聽篩法」!在家就能測試
前往醫院檢查聽力舟車勞頓,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PSA 華科基金會跟進 WHO 的聽力照護行動,將推出「華科搓手聽篩法」,操作方式不僅簡易、快速、零成本、不受時間環境限制,也有一定準確性,民眾就可以在家中定期幫長輩們測試。
步驟一:請長輩坐著後,家人在受試者的左耳或右耳旁邊,用手掌互搓,檢視長輩是否聽得見。
步驟二:除了手掌互搓,再進階挑戰手指互搓,同樣檢視長輩是否聽得見。
華科基金會黃詠耀聽力師說明:「手掌互搓大約是 50-55 分貝,手指互搓則大約 35-40 分貝,民眾若在家裡進行這樣的測驗,可以從大聲再挑戰小聲,但也要注意得在背景噪音不超過 55 分貝環境下進行。」如果聽不見搓手的聲音,就該進一步做檢查了。
黃詠耀從 2015 年開始每年在社區關懷據點舉辦百場講座,經手 9 千多位長輩,發現 65 歲以上的年長者失能性聽損達 40 %,比起 WHO 統計 33% 還要高。許多長輩已符合領取聽力障礙手冊,但實際上尚有領手冊僅有六分之一。
醫界呼籲:聽力篩檢應納入成人健康檢查項目
通常聽損者都是缺乏警覺,不知道需要接受治療,未解決的聽力損失每年在全球可造成近 1 萬億美元的損失,該如何解決失能性聽損高好發率又低行動率?吳哲民建議:「將聽力相關篩檢,納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65 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的成人健康檢查項目中,民眾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搓手護聽力的行動。」
我們生活的週遭也有不少聽損案例,像是金鐘金馬雙金影帝西哥-陳博正也是聽力損失者,佩戴科林助聽器將近 15 年,他也現身記者會中分享過往經驗。西哥因爲曾經有段時間排斥就醫矯正聽力,被外界誤會是耍大牌,間接也影響到演藝工作,不忍心自身辛苦經歷也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積極分享佩戴助聽器的好處。
西哥也力挺表示:「關心長輩聽力刻不容緩,希望搓手這個小動作能成為日後朋友見面時打招呼的方式之一,如果聽不見搓手的聲音就要及早就醫。」社會中對眼睛異常配戴眼鏡視為理所當然,但對於聽力障礙者配戴助聽器,卻投以異樣眼光,社會對於聽力障礙者仍需要投以更多的關懷。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延伸閱讀
聽力衰退未矯正,嚴重恐致大腦退化!9症狀代表聽力悄悄在退步了
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 WHO建議保護聽力請這樣做
發展遲緩可能是與聽力缺損有關!守住孩子的健康就要從聽力篩檢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