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已證實是可逆轉的,除了腹部超音波,現在還有一些檢查方式可以了解肝纖維化的程度;若有纖維化,應盡快消除肝臟發炎的原因,這樣就有機會逆轉。
小張是 B 型肝炎帶原者,偶而需要應酬喝酒,太太總不忘提醒他要定期追蹤。最近小張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醫生說他的肝臟質地看起來不太均勻,「質地有點粗粗的,表面不規則」,有肝纖維化的可能性,建議他進一步檢查,小張對此惴惴不安,頻頻詢問「我該怎麼辦?是不是要肝硬化了?」
其實,不只肝臟,人體許多器官都可能有纖維化問題,包括眼睛、皮膚、肺臟、心臟、胰臟、腎臟等。
「纖維化」是怎麼產生的呢?人體細胞再生過程或身體有發炎反應時,會刺激「纖維母細胞」活化增生,此時就會產生纖維質,正常狀況下這些纖維質可以被身體代謝清除,如同家裡產出的垃圾一樣,只要定時清運就不會髒亂;但若身體的機制失衡,纖維質過量產出,加上身體清除代謝機制不足時,纖維質就會開始累積,造成器官的纖維化。
及早找出肝發炎原因 避免走向肝硬化
健康的肝臟,質地是細緻柔軟的,但是肝臟若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開始發炎時,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纖維質太多,身體來不及清除,會累積在肝臟內。嚴重的肝纖維化最終會形成肝硬化,在超音波下,會看到肝臟表面呈現不規則的顆粒與質地粗糙。
而造成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 B 型及 C 型肝炎病毒感染,另外還有脂肪肝、酒精、藥物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早期以為脂肪肝只是脂肪累積在肝細胞內,後來發現有部分脂肪肝也會引發肝臟發炎,進而產生纖維化、走向肝硬化,現在已確認脂肪肝也是造成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醫藥界雖然已在嘗試開發藥物,希望加速清除肝臟累積的纖維質,不過目前仍無臨床有效藥物可用於治療肝纖維化。所幸從肝纖維化進展到肝硬化是一段很長的歷程,多半長達1、20年,若能在肝纖維化早期找出引發肝發炎的原因,儘快改善,因為身體有自我修復功能,肝臟健康就有機會回復。因此不要聽到肝纖維化就認為已無可挽回。即便已進展至肝硬化,只要找到發炎的「源頭」予以解決,也都還有機會「逆轉」,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
肝切片最精準評估 但具侵入性
肝纖維化的程度有輕重之別,醫界常依據METAVIR score system此一系統,把肝纖維化區分為F0到F4(F即英文fibrosis之意)。F0代表沒有肝纖維化,F1代表輕度肝纖維化,F2代表明顯纖維化,F3代表嚴重纖維化,F4顯示已有肝硬化現象。
那麼要如何知道病人的肝纖維化嚴重程度呢?最精準的作法是執行肝切片,送病理科檢驗,病理科醫師將切片下來的組織進行染色,從顯微鏡直接觀察肝發炎和纖維化的範圍、程度,判定級別。切片還有助於了解肝臟發炎的原因,例如是病毒或藥物造成。不過切片是侵入性檢查,不能經常要病人切片,所以若要持續追蹤病人的肝纖維化程度,會以非侵入性的檢查為主。
非侵入性檢查 可作為追蹤工具
非侵入性檢查分為「血液生化檢查」和「影像檢查」兩大區塊,準確度大約都是8成左右,雖然精準度不如切片,不過因為可以經常檢查,不僅有助於前後對比了解疾病進程及掌握治療有效性,也免去病人接受侵入性檢查的不適與風險。
血液生化檢查
血液生化檢查是透過抽血分析幾項生物標記,之後經過統計演算得到「肝纖維化指數」,再看這個數字落在哪個區間,去推算病人是否有肝纖維化、以及輕重分級,計算公式有很多種。
比如常用的 FIB-4 index 評分系統,就是一種血液檢查量表,算法是輸入三種血液生化指標:血小板(platelet count)、肝功能指數 ALT(GPT)與 AST(GOT),再加上病人「年齡」,把這4個數值帶入公式中,便能得到 FIB-4 分數,數值偏高代表愈有可能肝纖維化。
之所以納入血小板數值,主要是當肝臟纖維化、硬化時,血小板生成素會減少;加上脾臟也會腫大,會消耗掉血小板,所以血小板數值就會偏低。不過肝發炎指數會經常變動,血小板低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因此FIB-4的數值只能當做參考。
影像檢查
這類檢查工具也有很多,例如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都可以來評估纖維化,但以超音波為主流,因為便宜、無輻射。超音波及其衍生出來的影像檢查評估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腹部超音波
傳統腹部超音波是最方便的檢查方式,可用來判斷是否有肝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不過腹部超音波準確與否與執行醫師的經驗值有關聯性,判定上有主觀成分在;此外,肝纖維化如果只是初期(F1、F2),從超音波影像不易判別,頂多只是肝臟形狀有點不規則,真正能夠明確看出肝纖維化,多半已經達F3和F4程度了。
2. 肝纖維化掃描儀(Fibroscan)
這種儀器會釋放出一種輕微的震波到肝臟,從肝臟裡面傳導進去,再傳導回來,測量傳導的速度。如果肝臟愈硬,傳導的速度就愈快,藉此來測量肝臟的軟硬度,並以此評估肝纖維化的程度。檢查過程中,操作人員會將掃描探頭置於病人右側肋間皮膚上,再發出震波,病人會感到一些輕微震盪,每次檢測時間約10至15分鐘。
3. 聲脈衝成像超音波(ARFI)
肝纖維化掃描儀需要再另外購置,所以後來又發展出利用現有的腹部超音波加上特殊功能,就能替病人測定肝纖維化程度的方式。這個方式稱為聲脈衝成像超音波(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elastography, ARFI)。原理是用音波去模擬震波,計算音波進去肝臟某個區塊傳導會產生多大的音波改變,來推算這區塊的纖維化程度。後來甚至不限定區塊,醫師只要在幫病人掃超音波時啟動這個功能,機器就會去算音波傳導速度來回推病人的肝纖維化程度。此一方式比肝纖維化掃描儀更方便,因為不用震波,對病人來說也比較無感、舒適。
初期無症狀進展到肝硬化 可能會產生併發症
肝臟是沈默的器官,肝纖維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完全沒有症狀,只能從檢查窺出端倪,但當進展到中後期的肝硬化時,就會出現疲倦、虛弱、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下肢水腫、腹水、黃疸、皮膚搔癢、瘀青出血、肝昏迷、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門靜脈高壓等嚴重併發症。
評估肝硬化嚴重程度是根據Child – Pugh分級方法,依血清白蛋白、黃疸指數、凝血時間、腹水、肝腦病變等5項評估計分,將肝硬化分A、B、C三個等級,其中C級最嚴重,當肝硬化進入B級中期甚至於C級時,就很有可能出現上述併發症。
要避免肝纖維化進展惡化為肝硬化,最重要的就是消除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如果是B、C肝病毒引起,可用抗病毒藥物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可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酒精性肝炎的病人得下定決心徹底戒酒;脂肪肝就應該減重,控制飲食。當肝臟遠離慢性發炎的原因,肝纖維化就會逐漸獲得控制,並有機會逆轉。
Q:何時該做Fibroscan或ARFI檢查?甚至肝切片?
A:慢性肝炎病人定期追蹤時,多半是接受傳統腹部超音波檢查,Fibroscan或ARFI並非建議的常規檢查項目,但若發現肝臟有纖維化的可能,可以考慮自費做進一步的Fibroscan或ARFI檢查,確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程度。還有一些情形是因為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規定要出具確切的肝纖維化分級,過去只採納肝切片的病理檢查結果,現在非侵入的檢查也可以作為參考。
不過,當有肝纖維化時,最重要的是去除引發肝炎的原因,而非頻繁的檢查。
至於肝切片雖然有侵入性,但有時還是必要,例如抽血發現肝發炎指數升高,但是不清楚原因時,會建議做切片檢查確認。有些肝臟浸潤疾病,例如類澱粉沉積症或重金屬沉積等,也可以從切片病理報告看出來,抽血或超音波就不一定能夠釐清。
※ 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 104 期(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梁嘉德)
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編輯/賴以玲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