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感染不可忽視!統計顯示,今年累計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數超過 2020〜2022 年之各年總案例數,成為近 3 年最高,其中更有近五成案例為 65 歲以上長者,而長者染病後的致死率最高。醫籲:長者及高危險族群應盡快接種疫苗。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指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全年皆有病例,冬、春季為發病高峰,如今醫院量能持續滿載,累積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病例數近 3 年來最高。
她特別呼籲,肺炎高危險族群,例如,慢性肺病、腎病、糖尿病、吸煙者等,以及一般成人,可透過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避免成為社區保護罩的缺口。
預防勝於治療,疫苗施打不可少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肺炎鏈球菌是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一旦感染可能出現高燒、咳嗽、胸痛等症狀。研究指出,曾感染社區型肺炎的患者平均損失 13 個工作天,且需要 3 周的時間才能恢復感染前的健康狀態。
肺炎鏈球菌更可能侵入原本應該為無菌的部位,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王復德建議,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65歲以上長者應接種,積極預防 IPD
據統計,65 歲以上長者佔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案例數約五成。今年疾管署擴大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政策,65 歲以上長者提供 1 劑 PCV13 疫苗及 1 劑 PPV23 疫苗,對於長者族群保護效果大有幫助。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研究顯示,65 歲以上長者感染肺炎鏈球菌後 30 天內的死亡率約 5〜10%,同時住院治療的經濟負擔也隨之增加。而預防勝於治療,長者應積極接種疫苗以遠離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
疫苗 1+1!先用 PCV 增加免疫記憶力
李秉穎說,美國疾病管制署早在多年前就建議,65 歲以上且之前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的成人,以及 2 歲以上肺炎鏈球菌感染高風險族群,應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PCV13,再接種 PPV23。
他解釋,現行核准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 PCV 結合型和 PPV 多醣體疫苗。PPV 多醣體疫苗可以活化 B 細胞,但不會活化 T 細胞,所以誘導出來的免疫反應持續時間較短且無法產生免疫記憶。
PCV 結合型疫苗將莢膜多醣體結合上蛋白質載體形成接合型疫苗,也就是把莢膜多醣體拿來先綁上一個蛋白質讓人體的 T 細胞容易辨識,且幫助 B 細胞產生抗體,能產生持久的免疫記憶。
李秉穎提到:「先用 PCV13 結合型疫苗為身體免疫打地基、再用 PPV23 多醣體疫苗蓋高樓,讓身體增加免疫記憶力、全方位抵抗肺炎鏈球菌傷害,有效降低長者因肺炎住院風險。」
不過,根據疾管署 2022 年初統計,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比例僅四成。而長者屬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高風險族群,感染的死亡率最高,是最需要積極接種疫苗的族群。
李秉穎呼籲,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第三階段將於 12 月 25 日開始實施,接種對象為曾經接種 PPV23 且間隔至少 1 年者,可公費接種 1 劑 PCV132。建議長者在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時也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完善保護力。
65 歲以上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與建議
◆ 第一階段 (2023/10/2 起):曾接種過 PCV13(或 PCV15) 且間隔至少 1 年者 (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 8 週),可公費接種 1 劑 PPV23。
◆ 第二階段 (2023/11/27 起):從未曾接種過 PCV13(或 PCV15) 及 PPV23 者,可公費接種 1 劑 PCV13。間隔至少 1 年後 (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 8 週) 再公費接種 1 劑 PPV23。
◆ 第三階段 (2023/12/25 起):曾經接種 PPV23 且間隔至少 1 年者,可公費接種 1 劑 PCV13。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肺炎鏈球菌」反撲!預防致命血清型 3,醫師教你疫苗這樣打
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一起開打!需要間隔多久?專家一次詳解民眾三大常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