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食「鹽」而肥!如何避免鈉含量地雷?外食族、自煮族分別需要注意什麼?

國內運動風氣盛行,許多民眾喜歡在慢跑完喝運動飲料,小心攝取了電解質,卻也喝進過多的鈉!營養師林孟瑜提醒,600 毫升運動飲料鈉含量約達 240 毫克,是一天建議攝取量的 1/10,國外有研究指出,若只是中低強度的一般性運動,持續時間在 1 小時以內,未出現明顯的喘或流汗,補充水分就足夠了,不需過於依賴運動飲料。

此外,白吐司、麵條、蔬果汁、起司、湯品、番茄醬等看似日常的食品,鈉含量其實都比想像中來得高。對於外食族及自煮族,都存在各自的問題——在超商選購食物時,營養標示一目瞭然,不過到一般小吃店吃飯,鹽、鈉含量就無從得知;而自煮族雖然能控制調味程度,但對於食材本體如麵條、麵線等,也難以掌握它們原本的鈉含量。

外食族可稀釋湯品飲料,少吃調味料、加工品

根據國健署參考值,一日鈉攝取量建議低於 2400 毫克,相當於 6 公克的鹽。千禧之愛基金會副執行長、營養師邱詩涵表示,考量適口性,許多食品會添加較多鹽份,鈉含量就可能超標。其中楊桃汁是目前市售果汁鈉含量相對高的,由於原料使用醃漬水果,加上有風味的考量,600 毫升鈉含量就高達 800 毫克。

好消息是,起司、運動飲料現在都有減鹽的品項可選擇,湯品、酸梅汁也能自行稀釋。不過,雖然稀釋可以降低鹹度,但如果還是一整碗、一整瓶統統喝完,吃進的鈉量並不會減少,民眾需特別留意;倘若稀釋後只喝掉一半,就可以將鈉攝取量砍半。

營佳營養諮詢中心社區營養主任林孟瑜表示,除了避免飲用湯品,外食族也可以盡量選擇原型食物,捨去加工餃子、丸子類產品。超商食品都有營養標示,可以參考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標準,選擇每 100 公克鈉含量低於 120 毫克的低鈉食品;英國食品標準局也定義,每 100 公克含 600 毫克鈉為高鹽食品,需謹慎食用。

雖然超商食品的營養標示清楚,方便外食族計算鈉攝取量,但也總不可能三餐吃超商。對此,邱詩涵認為,若到小吃店、餐廳用餐,能請老闆炒青菜減鹽、少放醬油膏,也避免選擇香腸、火腿、臘肉當主菜,配菜則要注意榨菜、筍乾。與朋友聚餐吃火鍋時,食材若熟了就要盡快撈起來,不要在湯底中滾太久,吸收越來越多鈉量。

自煮族當心麥製麵類,調味佐料也得講究

對於自煮族,邱詩涵建議民眾備餐食選用天然風味較重的食材,如香菇、洋蔥、番茄、海帶煮湯;以水果或醋取代醬油調味;多利用蔥、薑、蒜、八角、枸杞佐菜,增加風味的同時,也減少鹽及醬油的用量,並避免使用調味包、即食湯包。

林孟瑜也建議主食避免高鈉麵食,以全穀雜糧類替換,或是選擇冬粉、米粉、板條、米苔目等非小麥類製品,鈉含量會相對較低。她提到,吃麵頻率盡量 1 週不要超過 3 次,若真的想吃麵,盡量選擇粗體麵如刀削麵,煮之前可考慮先將麵線、麵條泡水、過冷水沖洗,讓表面鹽分流失;也可於烹飪時煮久後撈起食用,減低鈉殘留在麵體裡面的含量。沒有腎臟疾患的民眾,可以選購減鈉鹽,以氯化鉀取代氯化鈉。

高鈉連帶高油,恐致水腫與心血管疾病

國健署減鹽秘笈手冊中提到,食入過量鹽份會使體內鈉離子過多,在體內吸附大量的水份,導致血管內體液的增加,進而造成浮腫、水腫,並且讓血液量上升、血壓升高,對心臟負荷加重,增加腎臟水份排泄的困難。同時,體內鈉過量也會造成鉀的流失,當體內的鉀不夠時,容易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嘔吐、全身倦怠,甚至還會造成心律不整等心臟疾病。「三高」患者或腎功能較差的人,應妥善控制鈉攝取量。

林孟瑜也強調,若有血壓問題者,每日鹽分若能降低至6公克以下,血壓平均可下降 2 至 8 mmHg。高鈉的餐點多半伴隨著高熱量、高油脂,如麻辣鍋、加工肉類等,這些都是代謝症候群及肥胖的風險因子。她建議除了減鈉飲食外,蔬菜攝取量要充足,讓蔬菜內含的鉀平衡鈉的代謝。

文/林亭、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不要再吃高鈉食物了!
不小心就鈉過量!6 個隱藏的高鈉食物
中秋烤肉最要當心的是這件事,對健康的傷害不輸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