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帳中苦讀成長的「俠醫」!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當醫生不是特權,而是福份

出身嘉義鄉村,父母從事棉被製造業,吳明賢兒時家中沒有書桌,只能在蚊帳苦讀,最終熬出頭從醫,擔任台大醫院院長。他從小飽讀詩書,腦中富有佛學思想,時常在臉書發表見解,如今也將行醫哲學彙整成《行俠仗醫,以醫弘道》一書,盼藉由文字傳達行醫理念。

書中悟出人生哲理,出身平凡從不埋怨

吳明賢家境雖不富裕,但在長輩的教誨下,秉持「與禪同行」的精神生活。即使淡季時需要到戲院打工,卻從不喊苦,還慶幸「可以看免費電影」。專注於貼補家用的同時,他也沒放掉課業,作業寫完後就徜徉書海。他國小開始讀佛經,發覺生活是一種修行,目的在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需要透過慈悲與智慧化解。

升上國中後,吳明賢著迷於武俠小說,渴望自己也能實踐「大俠」精神。書中的主角憑藉高超武功替天行道,就像專業的醫師,透過高明的醫術幫助世人驅除病魔。嘉義相傳「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成績優異的他考取醫學院,除了成為鄰里之間的佳話,也讓他得以一圓「大俠夢」。

醫學系課業固然繁重,不過吳明賢總會抽空閱讀。他贊同「開卷有益」的說法,認同書中自有黃金屋,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收穫與啟發,「書像降落傘一樣,只要打開就會有精神。」

懸壺濟世體現大俠精神,走腸胃科砍除潰瘍病灶

當時醫學生心目中的理想科別為「內外婦兒」——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吳明賢對研究、開刀都有興趣,遂選擇了內科中的腸胃科,可以透過醫學研究與腸胃鏡檢查,解決盛行的潰瘍問題。

吳明賢師承前副總統陳建仁、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林肇堂,與他們共同打拚,積極研究幽門桿菌、胃癌與潰瘍的交互關聯性。有遠大抱負的吳明賢,曾帶著檢測儀器前至馬祖看診,走入田野幫助身體不適卻不願就醫的人民,最終解決當地近半胃癌與幽門桿菌發生率。

陳建仁(左二)、林肇堂(右一)及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都親臨新書發表會現場力挺吳明賢(右二)。

吳明賢從醫的過程中,持續實踐人生「四度」:研究的深度、跨域的廣度、做事的溫度及看事的高度。他直言:「當醫生不是特權,而是福份。」他強調,醫學與大眾連結性高,「莫忘世上苦人多」,大俠的最高境界正是解決一般人的痛苦;而自己能運用所學救人,是莫大的幸運。

網路社群改變社會,盼文字注入正能量

扛下院長重任,從學術研究走入行政管理,他期盼後進們能兼具醫術、醫德,也希望自己能為良好的典範。他自認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工作之餘習慣健走、爬山,提升精神與抵抗力,平時辦事效率自然提升,能者多勞歸功於「精力管理」而非時間管理。他強調,不要一昧追求錯誤的目標,過程的風景同樣重要且美好,只要築夢踏實,達標之後也不會空虛。

童年受佛經、武俠小說啟發,加上長輩持續導向正確道路,再由恩師引入進門,吳明賢致力於優化台灣醫療環境。各項社群軟體席捲台灣後,時下年輕人多受「數位毒品」影響,吳明賢也不免感到擔憂。他將台灣形容為桃花源,需要放下執念,依循正道努力,才能有所收穫,而這也正是他撰書的主因。他期許透過文字,傳遞大眾正向力量,各界一同共好。

文/林亭、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月薪70萬挖角台大醫 院長吳明賢嘆健保改變醫療生態
健保未來恐倒閉、重症沒人醫!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憂「台灣不願面對的 6 大真相」
消滅幽門桿菌不只防胃癌!新任台大院長吳明賢:避免腸道菌失調、胰島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