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年年上升,已經超過大家耳熟能詳的子宮頸癌。但子宮內膜的篩檢不像子宮頸有抹片、有疫苗,到底什麼時候要做檢查,該用什麼方式檢查,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實子宮內膜並不是人人都需要檢查,只要等到症狀出現再做檢查,大部分都還來得及,雖然發生率增加,也不需要太緊張或恐慌。
子宮內膜病變一定會有不正常出血
「這不是卵巢癌,要到晚期肚子痛、肚子脹才會發現,子宮內膜開始病變的時候一定會有不正常出血,很容易早期發現。」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廷說,像是月經量過多,或是不在經期內的出血、停經後的出血,都算是不正常出血,多半跟子宮內膜病變有關,建議馬上去做檢查。
敏盛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許明信則說,子宮內膜的病變在35~40歲左右、開始準備進入更年期的停經前後,是最容易發生的年紀;而台灣很特別的是,有1/3~1/2的人會在停經前發生,國外有9成都是停經後發生,所以除了停經後的出血之外,停經前的不正常出血更需要注意。
子宮內膜該怎麼做檢查?
陳彥廷說,當發現不正常出血,婦產科醫師一定會建議先做腹部超音波或是陰道超音波,看看內膜是不是有不正常增生,如果是非育齡女性,內膜超過0.4cm,或是生長型態很不平均,才會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
目前常用的子宮內膜檢查有2種,一種是子宮內膜搔刮術,一種是子宮鏡檢查,2種都有健保給付。子宮內膜搔刮術是用刮勺伸入子宮內,將子宮內膜刮下來,再送去做病理檢查,因為要撐開子宮頸,所以會局部麻醉,減輕手術的不適,不過術後會有幾天像月經來的疼痛感,伴隨一點出血,是正常的狀況。
許明信說,雖然搔刮術聽起來很可怕,還有人認為這是「流產手術」,但其實輕度刺激子宮內膜,反而有助於懷孕,所以並不是像大家誤認為的「會傷身」,「就像土壤需要翻才會肥沃,是一樣的道理。」目前這也是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規範的標準檢查。
新一代的利器:子宮鏡
不過進行子宮內膜搔刮術有一個缺點,因為操作的醫師沒辦法直接看到內膜,所以有可能出現「沒刮到病灶」的狀況,就是所謂的「盲刮」。醫師得憑自己的經驗,還有超音波上看到的不平整,去評估大概需要刮哪個方向跟位置,雖然還是有刮到病灶的機會,但確實比較不精準。
而子宮鏡的好處是,它也屬於內視鏡的一種,就像胃鏡、大腸鏡那種感覺,大腸鏡可以在操作的時候,把大腸內的息肉切除,子宮鏡也可以在檢查時刮除、採樣。陳彥廷也分享,他曾經在子宮鏡內看到息肉,但是用搔刮術怎麼樣也切不到那塊息肉,如果沒有子宮鏡,可能就錯失了一個看到的機會。
但子宮鏡的健保給付費用比起搔刮術高,所以目前必須從超音波看到子宮內膜確實有增厚的情形,才會做子宮鏡的檢查。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子宮內膜的檢查,陳彥廷說,在有不正常出血、經血莫名變多、非經期出血的時候再來做檢查都來得及,真的不需要太緊張。
延伸閱讀
子宮頸癌逐年下降 子宮內膜癌卻不降反升 這2種人要留意
20萬台灣女性子宮內膜異位! 「頻繁出血、經痛」可能發展成3種癌症
子宮內膜異位只追蹤不治療 北醫婦產主任:卵巢癌風險增4倍
圖、文/盧映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