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各大媒體報導,由台灣輔英科技大學醫院洪啟庭博士,與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竹內大博士共同合作的跨國性研究,前後花費共2年的實驗。該實驗將老鼠放置在模擬手機藍光的環境中,使老鼠眼睛暴露於藍光下,比擬人類看手機。在每天照射12小時,連續7天後,發現約80%的老鼠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的感光細胞更出現細胞凋亡與自噬的情況,若在老鼠開始視力變差情況下長期照射藍光,最後恐導致失明。
研究團隊的洪啟庭醫師指出:「實驗老鼠約7~8週大,照藍光一星期,換算為人類的話,約人類年齡7、8歲,照了2~3年的藍光,換句話說,若7、8歲的小孩每天滑手機超過10小時,可能2~3年後會有視網膜病變,但病變侵犯到黃斑時,就有可能失明的危險。」這項研究成果日前已發表在美國《自然與科學期刊》。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該老鼠實驗模擬藍光的環境,是讓老鼠生長在只有藍光的密室空間,而7、8歲孩童雖12小時滑手機,但除了藍光以外,生活環境仍會接觸到其他光源,和現實生活相差甚遠。」
而洪啟庭醫生也指出:「雖然該老鼠實驗不能完全套用於人類,但也給予人類相當的警訊。」洪醫師建議,每天滑手機總時數不宜過長,否則持續釋出的藍光會破壞角膜細胞,使角膜糜爛,更甚者會角膜潰瘍與混濁,最後因失明而必須接受角膜移植。
而實驗鼠除了視網膜受損,身體其他部位,例如:肺、肝、腎也都出現癌前病變的狀況,被懷疑是藍光照射後,增加體內自由基,引起器官癌變,也間接證明呂大文醫師所言,老鼠實驗實際與人類滑手機接觸藍光的環境相去甚遠。
黃聖筑/文 何宜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