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精神疾病的10大誤會!

iStock-947804676

一般人聊到精神疾病時,很多都會聯想到古怪或神經病的感覺,但其實現在人社會壓力大,生活在講求效率及節奏快的環境下,很容易在精神心理上受到各種困擾,造成精神疾病,所以社會越進步反而精神疾病越猖獗,也可說是文明病的產物。據統計,國內約12人中就有1人有或輕或重的精神疾病。在國外,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就如同糖尿病及高血壓般,只是一種可治療的普遍疾病,態度是開放而開明的,因此,讓民眾認識精神疾病的真相,化解對精神疾病的10大誤會是重要的!

誤會1:精神疾病就是神經病?

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瘋瘋癲癲、行為古怪、 生人勿近的危險人物會說「神經病」,再加上電影或電視的推波助瀾,反而讓神經病這三個字被汙名化了。實際上醫學上的精神病是指,例如:腦外傷、腦梗塞等腦部神經系統的病變,這些病變可能會讓患者癱瘓、麻木、意識不清或肢體疼痛,嚴重時甚至死亡。

而精神疾病是指心理狀況出現障礙,使患者在認知事物、情緒控制及自主意志上出現紊亂,所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例如:人格障礙、神經衰弱、強迫症、恐怖症、焦慮症、情緒障礙、創傷後精神障礙、癔症、性心理障礙,甚至單純性失眠症、兒童行為障礙、兒童多動症等,而精神病是指已經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很多人可能有都有一些多疑或怪異行為的精神障礙,但不是有最嚴重的精神病。

誤會2: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是一樣的?

當我們說一個人罹患了精神疾病,其實是一個很概括的說法,因為不同種類的精神疾病,嚴重程度及主要症狀也都有所不同,一般常見的種類有,例如:焦慮症、恐懼症、情緒障礙、單純性失眠症或是較重度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

誤會3:精神疾病不可預防?

精神疾病發病前,其實會有一些病症出現,例如:情緒抑鬱、幻覺、妄想、思維邏輯障礙;但像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對工作、生活懶散不關心等就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發現,家屬或病患本身,若能發現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狀,趕緊處理,其實可以避免精神疾病病發或減輕發作的狀況。

誤會4:精神疾病是受到精神刺激所以發作的?

某部分的精神病患者的發作是因為精神刺激所致,但精神刺激只是外部因子,還要考慮患者本身的內部因子,例如:患者對某種疾病特別敏感、遺傳、大腦神經遞質的分布,個性因素等,要內部因子和外部因子的合成作用,再加上特定的條件下才會發作,例如:壓力大或頭痛

誤會5:精神病情輕重以吵鬧程度衡量

病情輕重要以醫生的評估為準,很多家屬以為精神疾病患者不吵不鬧就是輕微或好轉反應,就可以減少用藥或不用藥,但卻不知道生活懶散、行為退縮、孤僻、與現實社會隔絕等陰性症狀,是精神衰退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常見症狀;而抑鬱狂躁患者在輕躁狂狀態會表現得精力充沛,有時還富有創造力,看起來很正常。家屬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常常延誤了病人就診的時機,造成後續的治療效果不甚理想。

誤會6:精神疾病者都有攻擊行為?

很多人看見精神疾病患者就像看到野獸般躲開或恐懼,基本上只有「被害妄想症」患者在懷疑別人想要加害自己時,為了保護自己才會作出攻擊的行為,而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交上都是呈現害怕和退縮的狀況。因此,呼籲民眾能多同理並尊重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

誤會7:罹患精神疾病是因為病人抗壓性差、太固執和放不下?

其實精神疾病通常已經不是個性的問題,而是生理性的障礙了。例如:醫學證明憂鬱症是大腦缺少血清素(Serotonin)的分泌,使他們容易將訊息解讀為悲觀的結論,很多高知識分子反而多為憂鬱症病患。此時,他們明白要樂觀,也想以自己的邏輯找出令自己開心的方法,但無效才會想到要自殺。旁人若說:「自殺前想想你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這種話是無效的,因為他們需要的是提升體內血清素的濃度,需要去醫院就醫治療。

誤會8:精神疾病會遺傳?

有些精神疾病的確會遺傳,例如: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遺傳比例,約10%~20%的機率會遺傳給後代子孫,若家屬或本人懷疑有問題時,需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讓專業醫生進行評估,破除疑慮或即早治療;而抑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則是不會遺傳的精神疾病。因為不是所有精神疾病都會遺傳,所以無需恐慌。此外,也很有多精神疾病患者,父母的遺傳基因都很健康,但還是因為生理或心理的問題而發病,因此,請尊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子女,不要輕易將他們貼上標籤!

誤會9:精神疾病只需心理治療?

很多精神疾病的病發,不只受到心理因素影響,還和生理上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嚴重發作的時候,在治療上必須先用藥物控制後,再進行心理諮詢。很多人就醫時,只希望單純借助心理治療來解決精神疾病,而拒絕服藥,反而會使病情延誤治療。

10.若罹患精神疾病,就一生會被精神疾病所困擾?

只有少數嚴重的精神疾病才需要終生治療,而8成的精神疾病者,只要能夠找到專業的醫生診治,透過服藥及心理治療和定期回診來控制病情,並且遵照醫生指示防止再度復發,就可以回復正常的生活,與常人無異。

黃聖筑/文 許嘉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