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新生兒人數雖逐年下降,但早產兒的比例卻呈現上升趨勢,從 2008 年的 8%,到 2018 年最新統計已逼近 10%,等於每 10 個新生兒中就有 1 名可能提早誕生。
怎樣算早產?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定義,懷孕不足 37 週就出生的寶寶即是早產兒(正常懷孕生產是 40 週)。
早產兒在剛出生時因為各個器官功能還不夠成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像是呼吸窘迫症、開放性動脈導管、腦室內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等。成長過程有些早產寶寶可能會有合併症,像是慢性肺疾病、視網膜病變、發展遲緩、聽力受損等,通常在出生後都需要住院,有些甚至要住到加護病房。 週數越小發生問題的機率越大,特別是 1500 公克(正常的新生兒是 2500 到 4000 公克)以下的早產兒。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說:「早產兒的父母最常問醫生的問題就是,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出院?我通常都會先說住到預產期左右。」且出院後,寶寶都會需要定期追蹤。
早產兒跟一般寶寶的不同:併發症機率大
早產兒顧名思義就是比一般寶寶早出生的嬰兒,早產兒出生之後依照出生週數跟體重,會有不同的問題產生,江明洲醫師說:「照顧早產兒需要非常細心與耐心,並且需要團隊合作。」
1. 呼吸暫停、呼吸窘迫症候群 早產兒在睡眠中,尤其是在不沉睡時(即醫學上所稱的「快速動眼期」),易停止呼吸,當呼吸停止超過 10 秒以上時,會導致心跳下降、缺氧。此種問題在愈早產的嬰兒愈容易發生。 早產兒出生後,若發生呼吸急促、胸骨肋間凹陷,鼻翼飛動或唇指發紺,大多會被猜測是發生了「呼吸窘迫症候群」。嬰兒若罹患肺炎、肺液吸收緩慢、吸入羊水等,也會發生上述症狀。
2. 開放性動脈導管 當早產兒肺部問題逐漸好轉時,會因動脈導管尚未關閉,有過多的血量自主動脈經由動脈導管流至肺臟,造成心臟衰竭及肺功能變壞,亦可能因此增加顱內出血或壞死性腸炎的發生。此種情形在出生體重不足1500公克,或懷孕週數不足32週,且罹患呼吸窘迫者最易發生。
3. 腦部疾病(腦室出血、周腦室白質軟化症、腦性麻痺) 早產兒因為各方面的條件不足,導致腦部較一般足月產的新生兒易受傷害,如產傷、腦出血、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黃膽、低血糖等等,其中以早產兒腦室出血及缺氧窒息最為常見。
4. 壞死性腸炎 壞死性腸炎是早產兒最嚴重的胃腸道急症,,它已成為新生兒醫學中罹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它的特徵是具有種種胃腸道症候,其嚴重程度可從腹脹、餘奶增加、嘔吐、血便、心跳變慢或呼吸暫停,甚至嚴重到腸穿孔、腹膜炎、休克等。
5. 視網膜病變、聽力障礙 造成此種視網膜病變的原因,推測與血中氧氣濃度有關,引發未成熟血管病變所產生。且即使是正常小心使用氧氣,也無法完全排除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此治療中的早產兒在生命的邊緣掙扎,有時不可避免的會引起視網膜的傷害而造成令人遺憾的後遺症。 引起早產兒聽力障礙的原因很多,例如耳蝸內科蒂氏器的出血、核黃膽、缺氧窒息、中樞神經感染以及為控制感染疾患而使用的一些抗生素等。
6. 感染與敗血症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是抵抗力比較弱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有一些缺陷,加上早產兒出生後有許多問題需住加護病房治療,使用儀器,就增加了感染的機會。 早產兒有許多併發症,爸爸媽媽照顧起來也會特別辛苦,但透過醫師的協助和細心的照護,還是有機會讓寶寶順利成長。亞東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梁翔曾指出,早產的發生,有一半能找到相關原因,甚至提前預防,只要媽媽在孕期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例如,每天量血壓、注意媽媽手冊中的事項,就可以有效的預防早產。
文 ∕ 莊筱彤 圖 ∕ 蘇鈺婷
參考資料:早產兒基金會
延伸閱讀
早產兒需要補充哪些營養?兒科醫師:全靜脈營養 3 個要點這樣選
半數早產可預防 自我檢測這10個症狀請立即就醫!
早產兒1/3有發展遲緩 許瓊心醫師:他們要矯正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