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失眠?放下你對睡眠的無理期待!心理師:要設計自己的睡眠週期

失眠已是台灣人超級常見的問題,失眠可以算是國病,台灣人對安眠藥的依賴很恐怖,而且那種依賴已經成癮。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諮商心理師葉曉雯說:「可以問問看自己 2 個問題,我是何時開始失眠的?失眠的時候都在想什麼?來找出自己失眠的原因。」

睡前腦袋還在轉?那些想法都是假的!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睡覺」這件事有些既定的印象,像是「我今天一定要在什麼時候上床睡覺,不然我就完蛋了」、「我必須睡滿 8 小時才會飽」、「我會失眠都是因為我的自律神經失調」等等,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睡覺,另一方面也發現,這樣好像也不會比較快睡著,其實這些都是你的非理性信念。

看到資訊當參考,要先了解自己的睡眠習慣

失眠的非理性信念很多,人們經常可以吸收到很多關於如何好眠的資訊,但時常看到卻做不到,葉曉雯說:「當我們看到很多的建議的時候,第一個需要做的事情是把他們當作參考就好,因為我們終究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睡眠習慣。」這個習慣可能跟年紀有關,像是青壯年睡 10 個小時都很可以,老人家睡 5、6 個小時就很夠,小嬰兒則要睡 10 幾個小時。

不過,即使是同樣年齡,也不一定會有一樣的睡眠習慣,例如,45 歲的癌症患者正在做賀爾蒙治療,因而提早進入更年期狀態,他可能就會跟其他一樣是 45 歲的人睡眠習慣不同。

葉曉雯也說:「個案通常不會因為單純失眠來求助,當多諮商過幾次之後,基本上都會有其他心理議題,人是一個整體,失眠就是一個症狀,生理跟心理的議題都有關係。」

每個人有自己的睡眠週期

由於睡眠習慣需要個人化打造,蔡曉雯建議在了解完自己原本的睡眠習慣後,可以參考與練習網路上或自助書籍、覺得適合自己的助眠方法,若無法改善就可以尋求心理諮商,深入探索個人化的失眠原因和改變計畫,此外,改善失眠問題,特別是長期失眠,需要耐心,沒有神奇快速的非藥物方法,但一點一滴改變、日復一日的練習就會有巨大的成效。

蔡曉雯也特別說明,很多時候我們太想要快速有效而不想改變自己,因而長期依賴藥物,但其實治療都是邊做邊調整的一段旅程,藥物不適合就要回去找醫生調整藥物,心理諮商後又再一次失眠,也是再回來諮商進一步探究原因與調整方法。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2020年搜尋「失眠」次數創下新高峰!加拿大急診權威分享克服失眠五大秘訣

你有失眠困擾?睡前穿「襪子」更早入眠、睡更好

頭暈、失眠跟肩頸僵硬有關係!5 分鐘放鬆操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