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易得憂鬱症? 揭開男、女疾病的差別真相

照片檔 ID:939498056

根據WHO統計,全球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台灣衛福部的資料則是1.8倍,原因是長期認為女性大腦中缺乏穩定情緒的血清素造成;但攤開衛福部調查的其他資料,男性自殺比例25年來都高出女性2倍,或許「憂鬱症女高於男」只是男性壓抑之下的假象。

雌、雄荷爾蒙引發不同疾病

在衛福部的性別疾病分析中,男、女的死亡原因第一名都是惡性腫瘤,再來則是心血管疾病,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男性肝硬化的比例明顯高於女性,而平均就醫花費的金錢較少,尤其25~44歲的壯年工作人口中,男性因肝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也是女性2倍。

根據中央研究院研究,以台灣最多人帶原的B型肝炎為例,要透過B肝病毒讓肝臟發生病變,需要靠一種「X蛋白」,而雄性荷爾蒙會增強X蛋白的功能,容易引起病變;另外,女性在停經之後,之所以得肝病的比例與男性差不多,是因為缺少了可以抑制惡性肝臟腫瘤的雌性激素。

紅斑性狼瘡是好發於年輕女性的疾病,患病的女性是男性的9 倍之多,但18歲以下、55歲以後的比例沒有太大的差異,尤其是55歲之後幾乎相等;而男性患者會出現雄激素如睪固酮等濃度下降的現象,雌激素如動情素反而升高,可能是雌激素會使自體免疫抗體提高活性,造成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疾病。

女生易得憂鬱症可能是社會刻板印象

除了生理系統之外,社會對於性別的要求也可能造成疾病發生率的誤導。在台灣,像女性憂鬱症的比例可以高出男性1.8,而女性服用抗憂慮劑的比例也是男性的1.4倍,通報自殺關懷系統的比例也高於男性2倍,但實際自殺的男性卻是反而女性的2倍。

社會醫學分析認為,在台灣的社會價值觀中,女性多半屬於「主內」者,雖然雙薪家庭近幾年較多,但仍是家事的主持人,在家庭中權力相對弱勢,加上公婆關係等,使得女性負面來源多是「家庭負擔」,在家成就感低落、進而向外求援,形成服用藥物、通報自殺的比例高。

但對於男性的認知,卻要求在外堅強、有能力解決問題,對於男性情緒的紓解、表達長期忽略,甚至連學校的輔導機制都比較注重女性的情感需求;男性遇到情緒上的問題,只能壓抑、也拒絕向外「示弱」,或是轉以暴力紓解,形成家暴、躁鬱症等,也可能壓抑到臨界點直接自殺。

男女身心大不同

60年前,沙利竇邁(Thalidomide)這款鎮靜劑造成孕婦生出海豹型畸胎,醫學界普遍認為是因為新藥開發多以男性為受測體,忽略女性在生理結構上的不同,而生理學上也常用「70公斤的成年男性」來當作人體的標準數依據,造成女性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是男性的2

像是止痛劑在女性體內代謝速率只有男性的60%,使用相同劑量會變成過高,而女性比男性易從麻醉中 甦醒,且對麻醉後發生噁心、疼痛比例高;另外,女性對於酒精的代謝速度快、但不容易分解,造成喝酒時「易醉易醒」,而且傷肝的程度比男性大。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成令方就表示,在醫學知識的生產、教育、服務,普遍從男性的觀點來思考執行,但充滿性別盲的醫師,會因為個人價值觀而影響治療方式,女性也可能因為不清楚藥物對不同性別的效用,對身體造成傷害,正確的「性別教育」是必須認知男女之間的不同,並一視同仁。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