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列印已成為國際間最夯的生物科技,日前國際間第一枚3D列印眼角膜才剛問世,而國內3D列印技術也在積極發展中,並且成為醫界重要輔助資源。工業技術研究院與新竹馬偕醫院合作,透過3D列印技術,研製成功多種人工輔具,甚至為還一位截肢的6個月嬰兒量身製作了一隻手臂義肢輔具,開創了新世代醫學與3D列印醫材供應者間的嶄新合作模式。
3D列印技術可以客製化義肢輔具
在「2018台灣國際醫療展」的工研院展區,陳列了多種透過3D列印而製成的人體輔具,包括讓復健患者可以更舒適便利的「踝足矯正器」、「腕隧道症候群(滑鼠手)輔具」、「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媽媽手)護具」,還有服務身障幼童的「幼兒上臂義肢」,都是工研院特別針對病患製作的個人化輔具。
工研院雷射與積層製造科技中心吳宗明博士指出,工研院已研發出3種不同規格的金屬3D列印機,並成功開發「粉末燒融成形技術」(PBF)與「熱融沈積成型技術」(FDM),並將這些技術移轉給民間業者。此外,也培植國內商製作3D列印所需金屬的能力,而為了讓3D列印的技術發展更快在國內看到成果,所以決定與同在新竹的馬偕醫院合作,研製給病患使用的個人化輔具。
工研院完成人工皮膚的3D列印技術
至於在3D生物列印方面,工研院人員表示,目前工研院也已完成人工皮膚列印技術,成功製造仿真皮膚,提供化妝品的檢驗測試之用。
吳宗明指出,工研院是從2010年左右開始推動研發3D列印技術,經過6、7年的發展技術逐步成熟,才開始尋找實務運用功能,最後決定主要聚焦於第2、3類醫材,研發設計完全符合人體形貎的輔具與手術導引板。
3D列印輔具有省時與精準的兩大優點
吳宗明表示,3D列印人體輔具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透過醫院的掃瞄器,把病患肢幹掃瞄上傳到雲端平台,再透過電腦進行結構強度分析,一次完成肢體輔具,不必再像過去製作義肢輔具時還得多次穿脫修改調整。此外,隨著年幼病患的成長,所需的肢體輔具也必須配合重新製作,但透過工研院研發的3D列印的數位化技術,可以自行調整人體成長的數據重新製作,既省時又精準。
工研院表示,這樣的跨領域合作模式,將會是IC設計公司OEM廠商合作的概念,未來只要醫療院所提供列印前期設計,就可將所需輔具料雲端交付給醫材供應商生產,而3D列印輔具製作只需一天時間,非常快速。
3D列印輔具已有10起臨床實驗
而與工研院合作的新竹馬偕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建鵬則表示,目前該院已進行10例3D列印輔具的人體臨床實驗,雖然還無法確認什麼時候可以正式運用於復健醫療,但在今年年底時可以收集完成所有的研究病例資料。
他並表示,目前使用3D列印上臂輔具的嬰兒已經將近1歲,使用輔具近半年的效果良好,未來也可以隨其成長而調整3D列印義肢的尺寸與長度。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