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變膝蓋就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病因、治療一次看懂

天氣一變冷,身體就像個氣象警報器,尤其是關節的地方總會特別的疼痛,但有時候這種疼痛並不是單純的老化、退化,而代表了身體免疫系統的問題,如果不處理會越來越嚴重,提早發現、治療才能控制這些不舒服。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什麼?

  • 名稱:類風濕性關節炎(RA)
  • 病因:屬於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會主動去攻擊關節組織,造成發炎反應,但確切成因還不清楚。
  • 好發族群:台灣女性的好發率是男性的 3~4 倍,危險因子包含抽菸、高齡、生活環境或習慣不佳等。
  • 症狀:關節發炎、紅腫熱痛、骨骼可能變形到完全無法生活。
  • 共病:像其他的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免疫系統因為不明原因去攻擊自己的關節,引起發炎的紅腫熱痛,嚴重起來甚至會導致骨骼變形。而因為是免疫系統自己去攻擊關節,疼痛指數非常高,比其他的關節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等都還要嚴重,幾乎是無法忍耐的疼痛。

iStock-954055394
iStock-954055394

膝蓋痛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嗎?症狀到底有哪些?

  • 大部分的病人在最初只有疲倦、噁心、全身無力、骨頭肌肉隱隱作痛等症狀。
  • 突發、急性的多發性關節炎、關節疼痛,伴隨全身性症狀,如發燒、淋巴腺腫大或脾臟腫大
  • 關節出現發炎反應、紅腫熱痛
  • 全身僵硬、手腳不靈活,許多關節一起發炎、疼痛
  • 關節發炎疼痛有對稱性,左邊、右邊同一部位常常會一起疼痛
  • 會有很多併發症,像眼睛、唾液腺會覺得乾燥有乾燥症,或是有心臟疾病、血管炎,或是因為肺部不好而呼吸困難等。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顧問醫師蔡文展說,類風溼性關節炎有幾個比較獨特的症狀,像是患者經常會感到全身僵硬,一天至少有一個小時手腳不靈活,甚至會持續一整天;而全身關節除了脊椎之外,都有可能疼痛、發炎,而且通常是對稱性的,例如,左手的手腕關節有症狀,右手也會有症狀。

這跟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不一樣,退化性關節炎通常不會有「對稱性」,所以出現關節對稱性的疼痛,不管是在手或腳,或是以下症狀出現4 個以上,都建議趕緊到風濕免疫科就醫。

  • 晨起關節僵硬,而且僵硬感超過 1 小時以上。
  • 3 個或以上關節發炎,且持續 6 週以上。
  • 手指關節發炎,且持續 6 週以上。
  • 對稱性關節發炎,且持續 6 週以上。
  • 在身體特定部位可摸到皮下結節(類風濕結節)。
  • 血清類風濕因子(一種自體抗體)呈陽性反應。
  • 關節的 X 光檢查存在病變。

類風濕性關節炎跟退化性關節炎等其他關節炎有什麼不一樣?

而類風濕性關節炎跟其他的關節炎有什麼不一樣?其實最主要是透過症狀、發作時間來分辨。

類風濕性關節炎

  • 症狀:全身關節對稱性疼痛
  • 發作時間:晨起 1 小時特別僵硬、疼痛

退化性關節炎

  • 症狀:關節疼痛,會腫但不會紅
  • 發作時間:慢慢越來越嚴重,但天氣濕冷或移動時會疼痛

痛風

  • 症狀:大多在下肢關節疼痛,尤其是大腳趾
  • 發作時間:天氣濕冷時也會更痛

風濕性關節炎

  • 症狀:全身大關節疼痛
  • 發作時間:病毒感染造成,會伴隨發燒,感染結束後會自行慢慢恢復

為什麼會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

目前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不明,但因為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台灣女性的好發率是男性的3~4倍,尤其是本來就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更容易得到。第一次發作的年齡大約是在40~50歲左右。

  • 女性
  • 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乾癬等
  • 有抽菸習慣
  • 越高齡危險因子越大
圖片來源:
istock-486054130
freepik

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好嗎?要怎麼治療?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沒辦法完全治癒,只能達到「藥物控制」的效果,降低疼痛指數、發炎反應,並使得關節變形不要惡化。而生物製劑可以有條件申請健保給付,小分子標靶藥物則需要自費,有需要的話都可以跟醫師討論選擇哪種藥物比較好。

常用藥物

  • 消炎止痛藥
  • 生物製劑
  • 小分子標靶藥物

蔡文展說,不過很多患者常常不敢跟醫師說明痛楚,也擔心止痛藥吃多了會傷肝敗腎,過去的止痛藥的確有可能會傷害到腎功能,但痛代表2件事情,第一是發炎還在進行、骨頭會持續破壞,第二是因為你痛、你就不動,肌肉會萎縮。「比如左邊膝蓋痛,你只用右腿出力,最後右腿因為承受力量太多也開始痛,但左腿肌肉也萎縮了。」

所以忍痛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擔心止痛藥,也可以跟醫師討論有什麼其他辦法幫助緩解疼痛,千萬不能自己忍痛。

小心!這些疾病會跟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起出現

  • 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紅斑性狼瘡、虹膜炎、乾癬等。
  • 血管炎、動脈炎
  • 心臟問題:心包膜炎、心肌炎、心內膜炎等。
  • 肺部問題:肺動脈高壓、肺部結節、肺纖維化等。
  • 腎臟問題:較少,但也可能導致腎臟炎。
  • 類風濕結節:關節周圍出現壞死組織,可能是由於局部的血管炎演變而來。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會伴隨很多不同的疾病,所以除了止痛之外,也要注意定期回診,監測身體其他器官是否有出現不舒服的狀況,及早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該怎麼保養?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早上需要有一段「暖機時間」,「通常在活動一段時間之後,疼痛就會有效舒緩。因此,我們的重點是擺在如何縮短所謂的暖機時間。」

他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平時可以做到 3 件事情,降低疼痛的時間與程度。

  • 泡熱水、熱敷:像是熱毛巾、熱敷包,都可以使用。關節暖和的話,比較不會出現急性疼痛問題。
  • 控制濕度:用除濕機將室內溫度控制在 60-80% 左右,對於關節舒適較有幫助。
  • 服藥緩解:有很多藥物對類風溼性關節炎都很有效,患者可使用類固醇、有即效性的消炎鎮痛藥、慢效性的消炎藥、免疫抑制劑等,都可以緩和症狀。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怎麼吃?營養師教你分辨抗炎、促炎食物!

2 周就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美國研究推薦 7 款抗炎食材

類風濕性關節炎連跑 4 科沒改善!醫:半數病人懼副作用,現已有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