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災發生初期的時候,第一個會接收到的警示,往往是刺耳的火警警鈴大作。這時你有兩個選擇,一是把警鈴拔除,得到立即的安寧;或找到火源,於早期將其撲滅。前者看似很無厘頭,像是搞笑片中的情節。後者才是合理的正常應對。不過很諷刺的是,我們人生中卻常常發生「拔掉警鈴」這種反常理的決定。
「骨質疏鬆」(簡稱骨鬆) 又稱為「隱形殺手」, 因為骨鬆一般不易察覺。若沒骨折,一般不痛不癢。年紀越大,骨質流失越快,停經後的婦女更是高風險族群。老人跌倒後骨折難復原,與骨密度有密切關連。一旦發生骨折,病患可能長期臥床,增加其他併發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骨密度的檢查,是利用 X 光的照射,來計算腰椎及髖關節的骨質密度,可有效診斷骨鬆。目前骨鬆已有有效的藥物治療,能降低骨折的發生率,也證實能降低死亡率。
然而,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超過十年的數據調查中顯示,因脊椎壓迫性骨折住院接受「脊椎椎體骨泥整形術」(俗稱:灌骨泥)的病人中,只有 11.7% 於住院期間有接受骨密度檢查。 脊椎壓迫性骨折會造成劇烈疼痛,好比火警警鈴大作,大大地提示病人極可能有嚴重的骨鬆問題存在。「脊椎椎體骨泥整形術」能立即止痛,但若沒做骨密度檢查,沒診斷骨鬆,就不會進一步有效治療骨鬆。骨鬆問題依然持續惡化。這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真實上演「拔除警鈴」得到立即安寧、火源持續延燒的戲碼。
在同個健保資料庫研究也顯示,因為脊椎壓迫性骨折住院接受「灌骨泥」的病人,若於住院間有接受骨密度檢查,相較於住院間沒接收骨密度檢查的病人,日後死亡率較低。證據指出,重視脊椎壓迫性骨折病患的骨鬆問題,在醫療處置上有顯著的好處。
因此,發生骨折時,都應該考慮有骨鬆的潛在問題,在門診追蹤或是住院期間,可以和你的醫生討論骨密度檢查的必要性,接受適當的治療。
參考資料
Evaluation of the 10 Years’ Association Between DXA Screening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Vertebroplasty in the Taiwan Population
文/吳祐穎醫師(義大大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本文授權自吳祐穎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