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需要安全感!母乳哺育學會:出生後最好「全家人」在一起

pexels

國健署宣布施行16年的母嬰同室政策,從親善醫院的標準評分改為加分,原因是「太多媽媽抱怨太累」,而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則表示「母嬰同室」不如「親子同室」,畢竟生完小孩之後,最需要照顧的是媽媽。

寶寶需要肌膚接觸才安心

1992年觀察研究就發現,出生後沒有跟母親接觸,另外放置在小床上的嬰兒,在頭90分鐘內的體溫比放在母親懷裡的嬰兒要來得低、呼吸速率也偏快、血糖濃度也比較低。

母乳哺育學會常務理事、台大小兒科醫師陳倩儀說,生產不是「把寶寶用另外一條布包起來,叫他嬰兒就是嬰兒」,而是要顧及嬰兒的需要;嬰兒離開母胎之後會對環境感到陌生,給予適當的肌膚刺激,除了生理上的需要之外,心理上也能達到平衡。

「如果沒有家人在旁邊,嬰兒會因為壓力,造成腸道菌種無法正常增殖,而家人的碰觸可以讓嬰兒安心、刺激神經系統的發展」,陳倩儀說,嬰兒出生後如果持續哭鬧,可能就是因為產生分離焦慮,只要全家人都陪伴在他身邊、抱他、撫摸他,問題多半都可以解決。

為什麼一定要媽媽來肌膚刺激?

「其實不是說一定要媽媽,而是爸媽在照顧嬰兒的生理上,能達到的效果不同」,陳倩儀說,因為這種「skin to skin」的接觸,除了撫慰之外,主要是為了模仿其他哺乳類動物的出生模式,讓嬰兒爬上乳房,透過嗅覺、觸覺找到乳頭,對神經發展、菌種培養都有很好的效果,「這是生產過程的延續。」

而爸爸能做到的肌膚刺激,因為不能哺乳,只有撫慰、心理支持的作用,但對於生產完後非常疲累的媽媽,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媽媽才是應該被照顧的角色,不可能要求媽媽馬上對孩子產生無限的母愛」,像傷口疼痛、產後憂鬱、藥物副作用等,都可能讓媽媽沒有心力照顧嬰兒。

爸爸可以做什麼?

根據母乳哺育學會的資料,所有相關的研究都顯示,生產過程中提供媽媽持續性的支持可以增加哺乳的比例及持久性,而媽媽和爸爸的互動關係、得到的支持量及情緒狀態,都會影響媽媽對嬰兒的行為。

一般的肌膚接觸,無論爸媽都可以做,方法是裸著上身,讓裸著的嬰兒趴在自己的胸口,大人注意不要睡著,以免發生窒息的危險;確認趴好後,讓嬰兒在自己的胸口嗅聞、撫摸,可以輕輕拍著寶寶,享受親子時間。

「肌膚接觸沒有什麼固定時間,就想成『爸爸媽媽想跟孩子相處多久』,讓雙方都達到滿足的時候就是了」,陳倩儀說,生產完不是只把注意力放在嬰兒身上,還要觀察媽媽、周圍的家人,要確保整個環境中的每個人是否都接受到支持與協助,才能讓嬰兒也感受到安心。

親子同室注意事項

  • 嬰兒生命第一年是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穩固的親子依附關係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 新生兒有感覺能力,透過與照顧者及周遭環境互動,嬰兒學會發出訊號、得到回應的流程,且銘記在心。
  • 媽媽的意願是生產後的中心決策,照護模式必須尊重媽媽的偏好。
  • 必須給媽媽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親友干擾、外界刺激。
  • 父親也可以提供肌膚接觸,減少嬰兒的哭鬧,促進嬰兒的行為發展。

延伸閱讀

新手媽媽好困擾 母乳分泌要怎麼「收放自如」?

為什麼要坐月子? 台、日、韓文化大不同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