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希望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幼兒大愛捐腎 二童重獲「腎」利人生

「他一出生,醫師就發現他的胃破裂直接推進了手術房。」李爸爸在受訪時提到,李小妹從出生後第三天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當時沒有任何一家醫院願意幫李小妹動手術,「我們被醫院推來推去的,最後是只有臺北榮總敢收我們,真的很感謝他們最後願意幫助我們。」這次臺北榮總外科部與兒童醫學部團隊合作,克服手術困難與腎臟移植後急性排斥種種挑戰,成功完成 1 歲 3 個月、9.8 公斤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幫助了 4 歲李小妹妹及 8 歲許小妹妹脫離終生洗腎的痛苦,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

長期洗腎僅能維持基本生理代謝,腎臟移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一般兒科張瑞文主任表示,8 歲許小妹妹,因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 3 年,而 4 歲的李小妹妹,則是出生後第三天即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引發急性腎臟衰竭需終身洗腎,並因多次腸穿孔手術併發嚴重腹腔沾黏,無法進行腹膜透析,在洗腎團隊悉心照護下,為國內年紀最小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個案,又因經常輸血,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極高的抗體,是移植後急性排斥的高風險族群。

張瑞文提到,「腹膜透析雖然是兒童慢性腎臟衰竭首選治療方法,但有些病童會因多次腹部手術病史或反覆腹膜發炎感染,導致腹膜透析效果不佳,甚至無法使用,而需改以血液透析的方式替代。」但因受限於病童體重太輕及洗腎管路建立困難,使得血液透析治療對於嬰幼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這些多重因素惡性循環,易產生致命的併發症,並且嚴重阻礙病童身心發育與學習,及早接受腎臟移植是最好的治療選擇。」

另外,兒童外科蔡昕霖主任也說明,「最理想的腎臟移植,除血型與組織配對吻合之外,器官大小的選擇也極為重要。」腎臟衰竭的病童植入年齡相近的腎臟是最適合的配對,植入的腎臟會隨著受贈兒童成長發育有較好的適應,而達到較佳的長期腎功能。

分秒必爭,只希望給他們一個完整人生

因考量到二位病童腎臟移植的迫切性,移植外科劉君恕主任與器官移植團隊擬定完善的手術治療計畫。首先,由兒童外科蔡昕霖主任、移植外科鍾孟軒醫師摘取兩顆腎臟,由於捐贈者的年紀極小,在摘取的過程必須格外謹慎;在此同時,一般兒科張瑞文主任為李小妹妹進行血漿置換與去敏治療,避免產生超急性排斥的併發症。

為爭取時效,由移植外科陳正彥醫師與一般外科石柏威醫師、蔡昕霖主任與葉奕廷醫師二組團隊,分別為許小妹妹及李小妹妹植入新腎。從摘取到植入,手術時間長達 15 個小時,動員團隊達 20 人,順利完成此高度困難手術,也是幼兒捐贈兩顆腎臟分別植入兩位幼兒的創舉。

術後 3 個星期許小妹妹順利出院;李小妹妹雖已於術前接受許多預防措施與治療,仍發生嚴重急性抗體排斥。但經過醫療團隊用盡所有治療方法,歷經 12 次的血漿置換與抗排斥藥物多管齊下,終於在術後 1 個月,成功脫離透析治療。在移植一年後的追蹤,原本 6 公分的捐贈腎臟,隨著兩位受贈者一起成長,目前已長成 10.5 公分與 8 公分。

李爸爸最後提到,「雖然妹妹還是有可能需要靠吃一輩子的藥來做控制,但看著他能夠像現在這樣天真活潑的成長,對我來說就已經非常足夠了。」

文/張庭瑋

延伸閱讀
「水喝太少」早早就洗腎!醫呼籲:有洗腎家族史,一定要做到這4點
曉心警腎!腎病為女性第7名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