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竭形同癌末?歐洲心臟學會發表治療新曙光,醫師這樣說!

隨著全球各國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因老化導致的「慢性病世代」,除了成為自身的健康危機,也成為政府的財政負擔。如何預防各種慢性病,以降低國家、社會成本,減少家庭遺憾的發生,成為社會大眾必須深思的課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統計,2019 年全球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佔據第一、二名。其中,缺血性心臟病帶走 890 萬人,中風則佔總死亡率 11%,若加上其他共病,有高達 31% 的人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可說是全球最大殺手。。

而衛福部 2020 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為第二位,約有 20,457 人死於心臟疾病,較前一年增加 3%,平均每 26 分鐘就有 1 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

「累、喘、腫」非老化,心衰竭拖延治療形同癌末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心衰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俊傑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是多種疾病惡化的結果,許多患者走進診間時,可能是因為其他問題就醫,最終卻因為共病影響、疾病惡化,進而走向心衰竭,最終死亡。

人體的心臟就像馬達一樣,負責推動血液到全身幫助器官運轉,若馬達開始疲乏,心臟無力輸出血液,就是「心臟衰竭」。在許多心臟的慢性疾病中,由於心臟衰竭的致死率最高,因而又被稱為「心臟的癌症」,即明白點出治療該疾患所面臨的困難度。

他進一步說明:「國人對於心臟衰竭認知不足,以為出現『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而輕忽,錯失黃金治療時間。許多病患就醫時已狀態不佳,才被確診為心臟衰竭,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王俊傑醫師指出,就算順利出院,平均 3 到 6 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 32%。「因為即使已確診心臟衰竭,患者也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低估其危險性,殊不知,心臟衰竭 5 年內死亡率逼近 50%,比許多癌症更易致命。」

延緩心臟衰竭進程,藥物治療是關鍵

心衰竭雖然之前被稱為心臟的癌症,但隨著目前心臟衰竭治療發展已十分進步,只要即早發現症狀、及時就醫、積極治療並正確照護,就能更穩定控制疾病,有機會使無力收縮的心臟恢復到正常功能。

他說:「越來越多新藥物、新儀器的加入,讓專科醫師獲得更多武器,不但能幫助患者延長生命,也能進一步改善心臟功能,讓病情穩定下來,不再需要時常進出醫院。」

王俊傑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的心臟衰竭藥物有三種,分別為:

  1.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或是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CEIs/ARBs/ARNI):減少血管收縮,使血管壁擴張、血流順暢。常見副作用,包含頭暈、低血壓、腎功能惡化或高血鉀等,部份使用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患者會出現乾咳的副作用,腎功能異常病患更需小心使用。
  2.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降低過度興奮的交感神經刺激,使心跳減慢,避免心肌細胞死亡,降低心臟負擔。
  3.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MRA):阻斷醛固酮對心臟血管不良影響,達到保護心臟作用。

此外,還有其他相關輔助藥物可供搭配使用,例如,能協助排除多餘水分,降低心臟負擔的利尿劑;增加心臟肌肉收縮強度,使心跳減慢讓心臟有力的毛地黃;可擴張動脈血管的動脈血管擴張劑,以及擴張靜脈血管的硝酸鹽類等。

頻頻再次住院,會加速心衰竭病程惡化

然而,慢性心衰竭患者即使接受標準治療後,「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他不諱言:「只要患者出院後,就無法確保其生活、飲食等方面是否遵循衛教進行,此外,也無法得知是否有照醫囑服藥,成為治療最大瓶頸。」

因為患者每一次的再入院,都會加速心衰竭惡化,即使可以出院了,心臟功能也無法回到之前的狀態,每況愈下。使得如何降低患者「再住院率」,被視為心衰竭治療中,醫界共同努力的目標。衛福部於 2017 年起,已將心臟衰竭納入急性後期照護計畫。針對因心衰竭住院的病患族群,加強標準化臨床治療照護與追蹤。

王俊傑醫師提到,治療慢性心衰竭是場長期抗戰,需要按時服藥和全方位生活照護,包括:每日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和體重、改變日常不良習慣、調整作息、飲食控制及適度運動等。然而,病人常因為藥物副作用或生活不正常,造成服藥順從度不佳,進而影響病況。

如果能有較為便利服藥的藥物,定能提升患者的服藥順從性,進而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一天只要吃一次,於餐後服用,應該就能讓患者好好吃藥控制病情。」

降低「再」住院率,嶄新藥物提供一線生機

近期,歐洲心臟病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召開了 2021 年度會議,會議中發表了許多令人振奮的研究與治療新知,並同步更新了心臟衰竭診療指引。

新的診療指引指出,針對近期發生心衰竭惡化事件需要住院或急診治療的病人,使用標準治療藥物後仍無法控制病情者,可加上新機轉的慢性心衰竭新藥物,可以有效降低再住院率,讓病友無須經常進出醫院,即使是血壓不易控制或是腎功能低下的病患,也可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期望能為面臨治療瓶頸的心衰竭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他說:「每一種不同機轉的新藥發表,都是慢性心衰竭的治療曙光!」就臨床數據來看,該新機轉的藥物確實可望成為治療慢性心衰竭的新利器,尤其針對近期因心衰竭住院的病患。該新機轉的藥物不同於傳統抑制型藥物,主要能刺激體內一氧化氮 (NO) 活化路徑,直接生成對心臟血管有保護功能的蛋白,促進血管擴張和降低心血管的負擔,有效減少再住院率和穩定心衰竭惡化情形。目前尚未觀察到會引起副作用,像是症狀性低血壓、高血鉀或是損害腎功能等的疑慮。此藥物目前已在美國、歐洲、日本及台灣上市。

現今,慢性心衰竭治療已經邁入個人化、精準化,會依照病人的疾病背景,如心跳快慢、血壓高低、腎功能指數等,給予適宜的治療處方、劑量調整,期許精準用藥達成改善心臟功能、延緩疾病進程、降低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的目標。

王俊傑醫師表示,心衰竭的病情常惡化快速,必須密切回診觀察,確保心、腎功能無恙。對於剛出院的患者,通常建議 7~14 天回診一次;直到病情穩定,才會改為 1 個月回診一次,乃至 3 個月回診一次。

他呼籲,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部分心衰竭患者未依既定時間回診,為預防心衰竭突然惡化,規律服藥和回診非常重要。也提醒大家,如果有心臟疾病常見症狀,如胸悶、氣喘、心悸、下肢水腫等,應立即就醫,別錯失治療黃金期。

王俊傑醫師表示,心衰竭的病情常惡化快速,必須密切回診觀察,確保心臟功能無恙

秒懂「心衰竭」

成因:
心臟無法有效地把血液輸送出去,讓打出去的血液變少,無法維持身體的新陳代謝所需。嚴重時會致命,必須要定時追蹤與控制。
高風險族群:
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具有高風險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
常見症狀:
容易疲倦、呼吸困難、心搏過快、胸痛、水腫、夜間頻尿等。
心臟衰竭分級:
第一級:沒有身體活動上的限制,日常活動不會引起過度疲倦、心悸、呼吸困難或心 絞痛的症狀。
第二級:身體活動受到輕度限制,於休息狀態下感到舒適,但從事日常活動時,就會感覺呼吸困難、疲倦、胸悶、心悸或心絞痛的症狀。
第三級:身體活動明顯受到限制,休息時會緩解,但是從事輕微活動時,就會出現疲倦、心悸、呼吸困難、胸悶或心絞痛的症狀。
第四級:無法舒適的執行任何活動,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疲倦、胸悶或心絞痛的症狀。

文/黃慧玫、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天溫差大!心血管疾病憾事頻傳,醫籲:溫差大比低溫更致命
血管阻塞也可能沒症狀!如何揪出「沒有症狀的心血管疾病」?
壓力是造成肥胖的元兇!醫師提醒,當心成為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