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破除乳癌5大迷思

照片檔 ID:470566383

乳癌排名女性國人10大癌症的首位,成為許多女性聞之色變的夢魘癌症。而在面對這種疾病時,患者第一個反應與疑問大都是要不要切除乳房,影響外表體態與形象。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強調,醫師會針對包括據腫瘤大小、癌細胞有無轉移、腫瘤位置和範圍等狀況進行完整評估,如果是早期乳癌,是可以進行保留手術。

以下是侯明鋒院長口述,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整理的全文:

面對乳癌的5大迷思

衛生福利部公布104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女性前10大癌症中乳癌位居首位,其好發年齡在40到64歲之間,約佔所有乳癌的72%,診斷年齡中位數為53歲,約21%的乳癌病人是45歲以下;整體來說,台灣的乳癌發病年齡比美國年輕約10歲。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是許多女性對於乳癌仍然存在一些迷思,唯有建立正確觀念,才有健康的身體。

(一)、發現乳房有硬塊就代表是乳癌?

小港醫院侯明鋒院長表示,乳房硬塊大部分不是惡性,但是否惡性還需經過檢查才能確定,包括理學檢查、影像檢查,其中影像檢查最常見的就是乳房超音波和乳房攝影。

(二)、乳癌是由遺傳引起?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曾進行基因檢測發現本身具有乳癌因子,侯明鋒院長指出,乳癌遺傳大約是100人少於5人,會經遺傳發生乳癌的因素在於BRCA1和BRCA2,BRCA1是在第17對染色體;BRCA2則在第13號染色體上,這兩個基因變異的族群,有一半或是六成的機率會得到乳癌,其中以白人,特別是東歐裔猶太人最為顯著,台灣雖然曾發現乳癌病友帶有這兩個乳癌基因,但是整體而言國人擁有此基因變異的比例不高。

(三)、得到乳癌後一定要切除乳房?

若確診為乳癌,醫師通常會做完整評估,包括據腫瘤大小、癌細胞有無轉移、腫瘤位置和範圍。如果是早期乳癌,可進行保留手術,之後進行放射性治療。如果腫瘤很大,侯明鋒院長建議兩種治療方法,其一是先做化療、賀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讓腫瘤變小,再做保留手術,另外,若病人不想做保留手術,就會做全部乳房切除手術,再透過自體組織(皮瓣)或是人工義乳重建乳房。

(四)、乳癌不能餵母乳?

如果是化療期間是不建議餵母乳,但是不在化療期間是可以哺餵母乳,侯明鋒院長也提到,乳癌病友如果計畫生小孩,最好是治療完後兩年後再行計畫生育,因為治療結束後兩年較容易復發。

(五)、那些族群是乳癌高風險?

包括家族中有人曾得過乳癌、停經時間晚、初經來得太早、35歲以後生小孩的女性、有高脂肪高糖分或接受高輻射線的人,侯明鋒院長提醒乳癌發生與生活習慣有關,保持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定期做癌症篩檢,才能有效遠離乳癌發生。

本文由癌症希望基金提供

延伸閱讀

「你不要死在日本!」其他人放棄的乳癌晚期患者,HITV把她救回來

「改變癌細胞代謝方式」 國內團隊找到抑制難治乳癌生長關鍵

每星期走路7小時 降低乳癌14%風險!

乳癌的6大高危險族群

得到乳癌後妳可以哀傷 但請不要放棄自己

乳癌復發時晴天霹靂 別害怕最新標靶藥物來了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