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受到 Omicron 侵襲,造成多條本土傳播鏈,只是藉由基因定序後發現即使是 Omicron 也有不同的亞變種,像是高雄港群聚被驗出為 BA.2,就被外界稱為「 Omicron 的妹妹」。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說明:「目前 Omicron 主要有三種亞型,包括具有感冒病毒遺傳片段的 BA.1 、較難早期偵測的 BA.2 ,以及最近被發現的 BA.3。」
BA.2 被英國列入調查中變異株
Omicron目前在全球廣泛的流行,其中又以 BA.1 為主,也已經在少數國家發現亞變種 BA.2 及 BA.3 ,全球已有 40 個國家發現 BA.2 ,其中又以「丹麥」為最多,但整體個案仍較 BA.1 少僅占 4.2%。
台灣目前在高雄出現了三例 BA.2 個案,三種亞型又有什麼樣的差別呢?陳立昇特別進行說明:
- BA.1 :與原本 Omicron 特性很雷同僅在第 69-70 位點的基因段缺失,偵測上較容易且快速。
- BA.2:沒有 69-70 項缺失,較難以早期檢測,需要仰賴基因定序。
- BA.3:與 BA.1 一樣有遺傳片段的缺失,也較容易早期偵測到。
全球首例 BA.2 個案於去年 11 月由菲律賓通報,後來接著在 12 月 6 日英國也出現首例個案,目前已累計 426 例,對於此病毒株因為早期偵測,因此英國衛生安全局近日將 BA.2 升級為「調查中的變異株(VUI)」。
BA.2在丹麥成為主流株!難以早期檢測
只是 BA.2 看是來勢洶洶!根據南非及丹麥的變種病毒佔比可發現 BA.2 比例逐漸上升,丹麥更是在短短半個月內 BA.2 比例成長了五倍,即將成為主流株。
民眾最擔憂也傳出「 PCR 篩檢驗不到」的疑慮,對此,羅一鈞說:「歐美國家的PCR檢測工具因素,可能導致將BA.2誤判為Delta,但國內沒有修改過篩檢方式,都仍採用基因定序,所以不會有驗不到的問題。」
至於 BA.2 有沒有可能病毒更具有傳染力、致病力? 陳立昇認為:「 根據丹麥初步研究,BA.2 住院比例、症狀和免疫逃脫能力都和 BA.1 無太大差異,現在還沒有證據顯示 BA.2 病症比 BA.1 嚴重,未來是否在各國產生變化,仍值得關注。」
尤其世界衛生組織先前也警告,疫情還沒有結束,現在環境下更容易出現變異病毒株,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張峰義說:「病毒量夠大變異的機會就夠多,如果繼續做全球監測會有變異株出現,可能有更高傳播性、致病性,現在打疫苗可以減少重症、住院率,沒辦法完全避免突破性的感染,所以基礎防疫還要要做,期盼有對各種變異株都有效的疫苗。」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Omicron病毒會讓人「腦霧」?專家分析臨床還有些神經症狀
公衛專家提出防疫新思維!Omicron 侵襲下「重症清零」
Omicron 開起防疫新篇章!台灣與病毒共存可行嗎?專家評估這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