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傷心!臺大研究空汙影響年輕族群心血管健康 呼籲政府加嚴標準

臺大醫院環境暨職業醫學部蘇大成教授的帶領團隊,針對 886 位 12〜30 歲青少年或年輕成年人,進行環境汙染對心血管健康之影響研究。研究發現都會區的交通及工業汙染造成的空汙,對於心血管有明顯的不良效應,長期可能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與會的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表示,去年健康檢查時發現有輕微的心律不整,過去認為心律不整應該和飲食、運動有關,但諮詢蘇副院長後他提到空氣品質不佳也會造成心律不整,後經臺大團隊到辦公室及居家監測空氣品質,在改善後狀況已經好轉。他也提到所有人都有確保健康的權利,也都有享受健康空氣的權利。

每增加 10 μg/m3 PM2.5 即增加心血管、心肺疾病及全死因 10〜15%

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教授兼主任蘇大成指出,過去多項研究已證實,空氣品質中每增加 10 μg/m3 的 PM2.5 或 PM10,會增加心血管、心肺疾病及全死因 10〜15%。

臺大團隊過去2年針對年輕族群研究有重要發現。2020 年 9 月發表在《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有害物質雜誌),發現交通污染當中的揮發性有機汙染物 1,3-Butadiene (1,3-丁二烯),測量 853 位年輕人其尿液中的代謝物 N-acetyl-S-(3,4-dihydroxybutyl)-L-cysteine (DHBMA) 當做暴露指標,可以造成明顯的心血管不良影響,包括低密度膽固醇上升、氧化壓力增加、內皮細胞功能失常,以及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增加等,幾乎是全方位的對心血管有不良效應。

針對同樣的 755 位青少年及年輕成人的族群進一步的分析。今(2022)年 2 月發表於《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環境科學與科技),發現臺北都會區長期空氣汙染暴露 PM2.5 以及其中的元素包括錳、鐵、銅、鋅、硫成分,皆會明顯增加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由主成分分析元素汙染來源,發現臺北都會區主要的汙染物主要來自於交通廢氣,第二則是來自於工業廢氣。

還有今(2022)年 3 月刊登在《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青少年健康雜誌),研究發現臺北都會區長期空氣污染的 PM2.5 以及氮氧化物(NOx 主要是柴油燃燒產生)明顯增加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

空汙增加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 提高心梗和中風機率

蘇大成指出,頸動脈中內皮層的厚度是早期動脈硬化的指標,一旦厚度增加,心肌梗塞和腦中風機率都會增加,他以「礦坑裡的金絲雀」早期警訊,來形容研究發現的重要性,政府以及企業必須正視都會區空氣汙染的嚴重性。

參與研究的義大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思穎也提醒,即使是研究中 12〜30 歲的年輕健康族群,空氣汙染對其心血管健康前期就會有不良影響,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族群更該警覺。政府以及企業必須正視問題,國家應設定較嚴格的標準。

文/賴以玲、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空汙升溫西半部紅一片!5 招做到保護你的呼吸道
用吃的防空汙!蔬果提升免疫力,營養師推薦台版地中海飲食這樣吃
空汙可能改變基因!Nature 子刊:PM 2.5 、一氧化碳、臭氧是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