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疫情下醫療排擠效應!醫師:對自身疾病要更了解

因應疫情不僅改變人們生活習慣,連就醫習慣也隨之改變,兩年多年只要遇到疫情嚴峻時,醫院門診量就會隨之減少,不少醫院得擴增負壓隔離病床,但別忘在疫情之下既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不會消失,如何在疫情下減災,不要影響到既有的疾病就成了各科醫師的難題。

非確診的醫療排擠傷亡遠大於確診者

疫情從雙北往中南部延燒,雖然看似高峰已過,但這波帶來的衝擊不單單只是每日確診、死亡數字而已,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先前到指揮中心記者會分享在第一線遇到的問題,他表示:「過去只要用小部分的資源處理確診者,現在確診者可能影響到非確診者的需求,國際資料顯示對非確診的醫療排擠造成的傷亡,會大於確診者的傷亡。

最怕輕症確診者排擠掉急症患者,尤其是心肌梗塞、中風病人的處置,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坦言:「今年這波疫情跟去年有點不太一樣,傳染力更強病毒一波波下輕症一度把急診淹沒,門診中不乏看到症狀已經 2-3 天,狀況已經嚴重才來門診。」

疫情明顯減少醫療濫用

從臨床經驗觀察下來,陳龍發現到急診的中風病人確實有變少,往往都是比較嚴重才會來,疫情減少了非必要治療、非緊急療程,但又擔心民眾沒有能力判別自身狀況,陳龍說:「前幾天有位患者在 1-2 個星期前有不適症狀,但一下子又好,直到今天早上騎車摔倒,半邊不能動才被送到急診。」

事實上,該名患者當時出現症狀時可能是「暫時性腦缺血」前兆,如果在剛開始治療就會降低後續發生的機率,往往患者認為不舒服休息一下就好,加上疫情醫院很多人,降低就診意願,沒想到再次發生就是更嚴重的中風

目前各大醫院中不管是哪一種醫療行為,包含檢查、手術大部分在疫情嚴峻時大幅減少,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群耀分析:「歷經兩年的疫情後也可以觀察出來,有些患者未必需要就醫,『醫療資源濫用』的問題會受到壓抑,減量也未必轉換成病人品質下降,比要擔憂患者拖延病情讓嚴重度增高,但也不見得有這樣的狀況。」

尤其以心臟內科來看,發現去年就很多病人都沒有到醫院,原來很多病人家中都還剩很多藥物,所幸感染內科疾病有些藥物效果好,讓患者狀況是可以維持住。

癌症早期患者明顯減少!未來影響較大

另外,為十大癌症之首的癌症,癌症患者在疫情期間治療不能間斷,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提到:「腫瘤科治療幾乎都是在門診,不管是化療、標靶、免疫、小手術都可以在門診中進行,大部分患者不是影響那麼大,唯有部分侵入性處置像是切片檢查,會因為病房縮減受到延遲。」

最大明顯改變在於,因為疫情期間大家比較少做健康檢查,發現確診癌症的新病人個案數下降,吳教恩認為:「主要早期病人變得比較少,這部分未來影響會比較大,之後幾年可能會反映出早期比例下降,可能第三期、第四期上升,未來要觀察是不是有死亡個案比較多的可能。」

整體而言,今年與去年兩者時空背景有差異,不論哪個科別均發現,去年就診人次反而降的比今年還多,主因民眾越來越了解病毒,能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

但在疫情整體還沒走向終點前,黃群耀呼籲:「民眾對於自身疾病要了解,對於醫療行為要充分溝通,了解回診的次數、檢查狀況、病情走向,在每一次看診時與醫師好好溝通,了解知道自己在多少時間內沒有檢查都還是可接受,但什麼樣狀況是不能拖太久。」更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才不會在疫情海嘯中受到影響。

1.採訪專家: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
2.採訪專家: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群耀
3.採訪專家: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康復者怎麼判別是不是「重複感染」?醫師:一定要有症狀再篩檢
新冠肺炎重複感染可分兩種!Omicron 亞型交叉染機率低
疫情下心肌炎變常見!MIS-C、新冠病毒感染造成心肌炎有什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