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是腦部損傷的一種,不只會出現肢體無法作用、認知功能障礙,還有五至六成患者有吞嚥障礙,導致食物落進氣管引發肺炎而不自知。因此,腦中風急性期除了復健科醫師外,也需要耳鼻喉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提供有效的復健和檢查,避免病情惡化。
豐榮醫院復健科治療長黃皓羣指出,發生腦中風急性期除了透過醫師用藥控制腦出血、腦阻塞及其他內科狀況外,前期復健十分重要,透過「耳鼻喉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的協助,協助病人有良好的肢體擺位、提升病患的心肺功能,幫助病人做詳盡的檢查及訓練,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嚥跟言語狀況。
中風後擺放姿勢正確、避免二次傷害
腦中風急性期患者,起初手腳會沒有動作、甚至關節和手指蜷曲、身體癱軟且姿勢擺放不正確,長期下來容易造成關節脫位、肌肉組織過度延伸,導致不明肩膀痛或關節痛,而關節因疼痛而不敢動作,造成攣縮蜷曲、沾黏,失去原有功能,後續復健將難有明顯成效。
因此,初步腦中風急性期復健,可先由健保給付替病人打造「副木」(低溫塑型模板),協助將手腳擺放在適當位置,避免手指張力強而蜷曲,或是腳踝未以九十度位置擺放,導致壞腳沾黏後變成垂足,將來走路只能踮著腳尖踩。
黃皓羣治療長說,初期臥床者,一周內就會掉兩成肌肉力量,「職能治療師」會協助被動關節運動,並教導家屬照顧方法,包含如何有效讓病人自己轉移位,像是從平躺翻身成側躺、側躺到坐起、由床上坐到輪椅、馬桶等,甚至練習由坐到站,有效增加病患的功能表現,同時避免跌倒跟受傷的發生。
呼吸功能受損,也是影響吞嚥的一大原因
病患在中風後,有些心肺功能受損,常常容易喘,只要翻個身或是坐起就是一大挑戰,會需要長時間的休息才有辦法繼續下一個動作,此時物理治療師便是拯救心肺功能的大幫手。
物理治療師的一大技術,便是針對個案的心肺功能狀況,給予個別化適當強度的練習,才不會因為過度的訓練,導致個案體力不支,出現暈眩、昏倒的情況;肺部的健康程度也會影響個案在吞嚥的過程裡是否有足夠的體力吃完一定的餐點,以及有無辦法在一邊進食及呼吸的過程做有效的調節,才不會邊吃邊喘,甚至吃到一半就因為呼吸不順導致嗆咳的情形出現。
中風過後語言認知不佳、吞嚥困難
藝人納豆曾因腦中風住院開刀,女友依依曾吐露,納豆會錯認她的名字,還會突然說出不同時空的話語,例如凌晨叫她起床盯著天花板,說要一起看煙火綻放,甚至喊著要幫她加薪,讓依依心疼又好笑。
黃皓羣治療長說,這些舉動是腦中風「急性期」出現的語言及認知混亂,需要「語言治療師」介入檢測是否有程度不一的失語症,可簡單區分「聽得懂話,卻說不出」、「說話清楚,但意思不正確」,或「聽不懂也說不出」三種狀況。
另外除了言語問題,臨床約有五至六成患者還會有「吞嚥困難」,嚴重的病人在中風後,更可能喪失吞嚥功能,必須插鼻胃管,因此中風復健的評估中,就需要進一步檢視病人是否有能力能夠安全地吃飯喝水而不會產生「誤嚥」。
傳統吞蒸蛋布丁檢查最怕惹肺炎
黃皓羣治療長分享,「過去臨床檢查吞嚥問題,常會直接使用外在的評估方式測試個案吞食物或喝水有無問題,甚至有些照顧者會用吞蒸蛋跟布丁等方式直接給予個案餵食,病患沒有嗆咳便認定沒有問題;如今越來越多研究證明,這種方法有相當的失誤率,有三成的病人吞下食物後不會進到食道,而是掉到氣管造成發炎,相當危險。」
他表示,目前能夠有效檢驗吞嚥能力的方式常見有兩種,一個是「吞嚥攝影」,原理如同核磁共振攝影,病人要事前吞顯影劑,再開始吃東西進行攝影,因設備昂貴,且需要的空間大,所以少數如北榮、振興等醫學中心或大醫院才可能進行檢查。
第二種檢查方式是「吞嚥內視鏡」,原理如同食用胃鏡的管子,從鼻孔伸進咽喉處,可以清楚看見喉嚨吞嚥的狀況。此方式可以快速且有效看到病患的咽喉結構,並且看到個案的肌肉運作的狀況、反射情況以及吞嚥的過程有無造成食物掉到氣管的情形而個案沒有感覺或咳嗽;因檢查的設備相對簡單可直接在診間執行,所以此一技術近年來在國外是相當推崇的方式。
豐榮醫院也跟萬芳醫院合作,自去年開始採用「吞嚥內視鏡」檢查中風患者,發現有很多病人原本都以為吃東西不會嗆咳所以沒問題,但內視鏡一照發現食物都掉到氣管裡,救出患者低燒乃至演變肺炎的真正原因。
吞嚥內視鏡技術快、狠、準
黃皓羣治療長表示,中風患者容易會聲帶麻痺,透過「吞嚥內視鏡」流程中,會以各種質地的食物進行吞嚥,最高等級魔王是「喝水」,依次有如優酪乳質地、食物粥或濃湯質地等食物測試,透過內視鏡檢查就能一目了然,可以逐步測試各種質地的食物,有效找出病患會出問題的食物種類,再來密集訓練,增加個案吞嚥能力,使其可以重拾由口進食的快樂!
可藉此觀察病人在哪一個食物質地表現最好,並持續訓練,若成功率到達九成不會出現嗆咳,且食物量提高,就能進到下一個難度更高的食物,重新再驗一次吞嚥內視鏡觀察復健情況,安全性更高。
文/謝承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小中風跟腦中風一樣恐怖!9成機率會復發,還會演變失智、帕金森氏症
連日高溫不只是中暑!水分補充不足「夏季腦中風」風險提高
蔡炳坤腦中風送醫!醫師提醒 4 檢查讓腦中風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