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老愛攻擊心臟?心血管權威陳文鍾醫師提醒患者抵禦BA.5謹記四要點

新冠病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臨床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喜愛攻擊心臟!對國內百萬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Omicorn BA.5 病毒仍是不可輕忽的威脅,醫師提醒,抗疫二年多來,應學會在不同階段皆應採取適合的防疫對策。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敏盛醫院總院長陳文鍾指出,起初疫情爆發時,多虧台灣民眾防疫觀念配合度高、醫護人員專業強,加上海島國家邊境容易防守,能夠爭取時間等待疫苗與藥物就位,有效的防止醫療量能崩潰。

但隨著 Omicron 病毒演化使症狀日趨輕症,但傳染力日漸增強,越來越多民眾即便打疫苗,仍然免不了感染,陳文鍾更提醒,COVID-19 冠狀病毒容易使血管發炎,導致病人原有動脈粥狀斑塊容易不穩定而破裂,加上血栓更易形成,可能導致血管阻塞,造成心梗塞或腦中風1

心血管疾病採取「四階段防護」

據美國疾病管制署(CDC)引用的文獻中顯示,心血管疾病的族群一旦感染 COVID-19 演變成重症的險是沒有心血管疾病族群的約 2.84 至 3.42 倍3-4,同樣的威脅也出現在台灣。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截至6月中旬因確診 COVID-19 死亡個案,註記有心血管疾病史者達 3 成5,心血管疾病和 COVID-19 重症有相當的關聯性。

據陳文鍾醫師自身臨床經驗分享,台灣心血管疾病人數有一定的比例、屬於高風險族群。醫師也提醒在不同的階段採取不同防護措施,面對病毒的變異和 BA.5 引起二度感染的可能性,仍不可掉以輕心。

第一階段防護

面對 COVID-19 疫情爆發,陳文鍾指出,首先會採取嚴格管制,如限制感染患者少出入公共場合、限制人流、採取實名制、戴口罩,但也容易抑制經濟與社交活動,屬於不得已的手段。

如今隨著 Omicron 死亡率下降,邊境與經濟活動的陸續開放,無法再保持像過去全面封鎖的狀態,加上病毒演化的高傳播力和家戶傳染速度快,在家的長輩仍易被外出子女感染,個人防疫措施仍需要適度維持。

第二階段防護

為減少中重症及死亡病例,醫師呼籲高風險患者積極施打疫苗,但有長輩擔憂疫苗造成的心肌炎案例。陳文鍾指出,疫苗誘發心肌炎機率極低,僅兩萬到二十萬分之一6,心臟學界仍建議心臟病患者施打新冠疫苗

他表示,近期隨著冠狀病毒變異,疫苗也會漸漸失效,需要接種追加劑或施打次世代疫苗,但有部分研究發現,當初以原始病株或 BA.1 病毒所研發的疫苗,對上現今主流病毒株 BA.5 ,仍有效力下降的侷限性7,可與信賴醫師諮詢是否有接種的必要。

第三階段防護

隨著病毒演化越趨輕症,高風險患者確診後,多數確診者已如同感冒一樣,多採取「症狀治療」,例如有發燒就吃退燒藥、咳嗽就喝咳嗽藥水、痠痛就吃痠痛藥,並等待病情好轉。

但陳文鍾也提醒,確診後還是要記得隔離,避免病毒傳染給他人。如果病情嚴重,有出現血氧下降或喘氣劇烈或者意識不清,應盡快就醫治療,尤其家有八、九十歲長輩者,僅是咳嗽、發燒或小感冒就足以出人命,需要提高警覺。

第四階段防護

倘若確診期間出現重症前兆,將面臨呼吸衰竭跟死亡風險,此時依醫囑需要藥物出場與介入,例如抗病毒口服藥物、單株抗體治療、免疫球蛋白治療、免疫調節劑、血漿置換術等方式,其中以抗病毒口服藥較為方便及符合經濟效益。

國內現有的兩款抗病毒口服藥,依照疾病管制署所公布的用藥須知,如 nirmatrelvir; ritonavir 適用條件為年齡 12 歲以上、體重 40 公斤以上、發病 5 天內,具任一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大於 65 歲、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肺疾、BMI 大於 25、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疾病等風險者,且無使用氧氣確診病人8

Molnupiravir 適用條件為 18 歲以上、發病 5 天內、且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品,同時具任一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大於 65 歲、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肺疾、BMI 大於 25、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疾病等風險者,且無使用氧氣確診病人可適用8

影片授權自「新冠肺炎衛教專區-三防三擊」

總結:心血管疾病如何「與疫共存」

新冠病毒並沒有隨著抗疫而被消滅,國內仍有不少確診民眾遇上 BA.5 又再度確診。陳文鍾也提醒,「不要再相信無敵星星一說,病人仍有可能發生二度感染。」

透過在四階段防護層層緊扣,可以幫助確診者及高風險患者遠離死亡風險。國人面對新興病毒,不只要透過防疫手段爭取藥物與疫苗的開發時間,面對病毒變異導致二度感染風險,藥物治療也是高危族群與疫共存的關鍵。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透過獻統合分析後,將數類民眾根據其健康史,歸類為 COVID-19 染疫後演為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其中就包含罹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

文/謝承恩、圖 / 楊紹楚

諮詢專家: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敏盛醫院總院長 陳文鍾醫師
參考資料:
1. Sheth AR, Grewal US, Patel HP, et al. Possibl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acute coronary events in COVID-19. Med Hypotheses. 2020;143:110125.
2. Spence JD, de Freitas GR, Pettigrew LC, et al. Mechanisms of Stroke in COVID-19. Cerebrovasc Dis. 2020;49(4):451-458.
3.Del Sole F, Farcomeni A, Loffredo L, et al (2020). Features of severe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Clin Invest.
4. Yang J, Zheng Y, Gou X, et al (2020). Prevalence of comorbidities and its effects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 J Infect Dis.
5. 〈「三心二疫」讓三高病史與心血管疾病患者 遠離新冠肺炎危機〉,衛生福利部
6. Pillay J, Gaudet L, Wingert A, et al. Incidence, risk factors, natural history, and hypothesised mechanisms of myocarditis and pericarditi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living evidence syntheses and review. BMJ.
7. BA.2.12.1, BA.4 and BA.5 escape antibodies elicited by Omicron infection. Nature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980-y
8. 〈用藥須知-Nirmatrelvir; Ritonavir〉、〈用藥須知-Molnupiravir〉,疾病管制署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症狀難分辨!感染專家王復德醫師:避免重症肺炎,高風險族群投藥「關鍵期」很重要
新冠肺炎遇上肥胖易併發重症!醫師籲:對抗疫情也需注意體重管理
BA.5 變異株成主流!預防醫學專家林文元醫師:肥胖患者要特別注意防疫 接種疫苗預防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