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異株不斷演進,加上秋冬流感季節到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表示,若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重症率恐怕會上升、死亡率也不排除會增加。
全球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變異株出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Omicron變異株重症率不亞於Delta,且BA.4、BA.5子變體傳播力較BA.1、BA.2高1;美國哈佛大學的報告指出對BA.4、5變異株的中和抗體效力較原始病毒株降低達21倍2。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表示,「由於目前 Omicron 重症、死亡還是相當多,因此目前應該不是最終的變異株,通常病毒越演進傳播力會越強,但重症率也會下降,最後變成像感冒一樣成為常態。」
國內秋冬進入流感季節,他表示,通常流感最典型的兩個症狀為發高燒、全身痠痛,在一般感冒則較常見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而由於感染新冠病毒後也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痠痛,因此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狀較難區別。
此外,隨未來邊境解封、口罩政策鬆綁,可能會讓流感疫情再度回溫,這時若同時感染新冠及流感病毒,就怕引發重症或肺炎,因此染疫後於「關鍵期」投藥相當重要。
高風險群染疫後「關鍵期」投藥防重症
王復德醫師表示,流感與新冠都是病毒感染,因此臨床處置以症狀治療為主,若高風險族群服用新冠抗病毒藥物及抗流感藥物可預防演變重症,而根據疾管署所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指引》,重症高風險族群包含3:
- 年齡≧65 歲
- 癌症
- 糖尿病
- 慢性腎病
- 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
- 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
- 結核病
- 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
- 失能
- 精神疾病
- 失智症
此外,BMI≧ 30(或 12–17 歲兒童青少年 BMI 超過同齡第 95 百分位)、吸菸(或已戒菸者)、懷孕(或產後六週內)、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等也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
至於用藥時機,王復德醫師建議,若為流感通常建議於 48 小時內用藥、新冠則應按照醫囑用藥,他表示,確診新冠肺炎後不同階段所使用的藥物也不同,確診後 5 至 7天 屬於病毒階段,這時症狀為病毒引起,較易演變重症,應使用抗病毒藥物;至於確診一週後就屬於免疫反應,後續常以類固醇等免疫抑制藥物治療,「以 Omicron 為例,建議確診後前 5 天就應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避免發生重症。」
此外,他補充,未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會關注 Omicron 變異株以及流感的疫情變化,持續觀察新冠染疫率是否下降以及國內流感控制狀況。
影片授權自「新冠肺炎衛教專區-三防三擊」
全球旅遊復甦,「三防三擊」避免出遊染疫
台灣於 10 月 13 日放寬入境檢疫措施,許多國家也開放國門,面對全球旅遊復甦之際,該如何開心旅遊時避免染疫?王復德醫師建議,為避免在國外染疫,建議還是要打滿疫苗,由於新冠病毒主要藉由飛沫及接處傳染,不少國家已不用戴口罩,但入境隨俗的同時,若至人口密集處還是建議戴上口罩並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此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建議可採取「三防三擊」行動避免染疫,三防為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三擊則為疫苗、篩檢和治療,一同面對多變的新冠病毒。
文 / 李祉函 圖 / 何宜庭、巫俊郡
延伸閱讀
新冠病毒老愛攻擊心臟?心血管權威陳文鍾醫師提醒患者抵禦BA.5謹記四要點
新冠易引發急性腎損傷!腎臟權威黃尚志醫師:慢性腎病患者應注意加強防疫
BA.5變異株成主流!預防醫學專家林文元醫師:肥胖患者要特別注意防疫 接種疫苗預防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