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歲的林小姐,家中有乳癌家族史。外婆因乳癌離世、阿姨也在 3 年前罹患乳癌,因此,家人都會提醒她要定期安排乳房檢查。疫情前,她都有定期安排乳房超音波,所幸檢查都是良性纖維腺瘤,但仍建議每年均要追蹤檢查。
不過從新冠疫情開始後,因為擔心染疫,加上胸部摸起來沒有異常,林小姐已經 2 年未回診,直到疫情趨緩後,才安排健康檢查。乳房超音波檢查竟發現異常,後續轉介至醫院進一步切片檢查,確定罹患乳癌第二期。
良性病灶別輕視,定期追蹤穩定性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乳房纖維腺瘤與乳房纖維囊腫相同,是女性胸部最常見的良性病灶。好發於 35 歲以下女性,有時候可靠觸摸發現,摸起來平滑、有彈性,輕壓可能感覺輕微疼痛,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界線。
通常檢查出為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囊腫,醫師會根據結果做後續的追蹤與處置建議。她說明:「一般來說,就算是良性,仍會建議約每半年至一年需做 1 次乳房超音波檢查追蹤,以確認病灶的穩定性。」
在定期檢查中,若發現有某個病灶快速生長變大,或是出現異常特徵,此時就必須更加密切注意,甚至可能要安排切片或手術切除。因為良性病灶仍可能有癌前病變或惡性變化,例如,非典型細胞增生或癌細胞。
乳癌樣貌多變,仰賴追蹤檢查
沈彥君提醒,乳癌發生時,不是只有硬塊的表現。乳癌症狀有多種樣貌,從乳房腫塊、乳頭分泌物、乳房皮膚出現凹陷、紅疹或潰瘍、腋下腫塊等,都需提高警覺。
特別提醒,當乳癌是原位癌或初期癌時,病灶範圍較小,因此外觀及觸感尚未出現明顯變化,在檢查影像上,可能會近似良性病灶的表現;或是發生位置較深層,無法靠自我觸摸來提早診斷,需仰賴定期且持續的乳房檢查追蹤。
女性頭號公敵,高風險族群應小心
乳癌是國人女性的頭號公敵,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沈彥君呼籲,所有女性朋友都要重視乳房的健康狀況,藉由乳房超音波、乳房 X 光攝影、乳房動態磁振造影等篩檢乳房健康的重要工具,及早發現才能盡早治療。
尤其是乳癌高危險族群,包括肥胖、帶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者、乳癌家族史、曾經單側罹患過乳癌、乳房有不正常細胞增生、30 歲以後生第一胎或未曾生育者、初經在 12 歲前或 55 歲後停經者、未曾哺乳者、飲酒、抽菸等,都必須更為主動為乳房做好定期檢查與追蹤。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乳癌症狀有哪些?從初期檢測、預防、分類常見問題一次懂
乳癌是女性最大癌症!治療衛教、財務規劃⋯一次看懂抗癌必知 5 大面向
治療新策略!棘手三陰性乳癌 化療合併免疫治療提高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