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心理話》內向者喜歡獨處?享受孤獨得「性情自治」程度高!

pexels

雖然現在很多人已經理解「內向」並不代表「害羞」,而是跟人社交會消耗比較多心力跟能量,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內向的人還是代表「喜歡獨處」。但其實能不能享受獨處時光,是看自己的「性情自治(Dispositional Autonomy)」程度高不高來決定的。

性情自治是什麼?

性情自治又可以翻譯為「氣質自治」,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是代表這個人對於自己展現出來的個性是不是在自己的控制之內,也就是說,他的言行跟他本身的價值觀是一致的,而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在2015年的北京師範大學的心理學研究中,也發現性情自治程度高的人,對於創造、想像力的開放度很高,更能夠想出特別不一樣的觀點,或是創造出不一樣的計劃;同時,對於情緒的控管也比性情自治程度低的人好上許多。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一個人可以不用配合其他人的想法,而是遵照自己的意志過生活,他自然能更有信心、心情更平穩,也更能釋放自己的能力,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需要什麼。

為什麼性情自治跟獨處有關?

獨處這件事,看起來好像可以獲得一個人的自由,但看許多人都害怕孤單寂寞就知道,一個人的時候,要「面對自己」是令人不太舒服的一件事。

一個人吃飯的時候,除非你在「滑手機」,還是變相的在跟其他人有互動,否則當你只專心的在吃飯,可能不由自主想到接下來的行程、想到做錯的那個專案、想到跟客戶或是朋友、情人不愉快的互動;總之,腦袋裡會出現很多跟自己、跟其他人相關的事情,並不是在休息的狀態。

而性情自治程度低的人會覺得,在跟人互動的時候必須當一個「大家認可的好人」,結果剩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卻因為覺得自己「好虛偽」而感到空虛,因為在他的價值觀裡,他並不喜歡「當一個雙面人」,所以會覺得情緒低落、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反而更想往外跑、當回大家認可的那個狀態。

但對於性情自治程度高的人來說,因為他不管是在外面、在家裡,都是一樣的個性,所以即便是獨處,他也對自己的作為不會有懷疑、充滿信心,也能平靜的好好做自己的事。所以如果想要享受孤獨的感覺,還是要讓適度的「做自己」,不要為了迎合大家而改變。

延伸閱讀

為什麼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心裡總是覺得「再也提不起勁了」?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