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OVID-19病毒在中國爆發,WHO宣布進入全球大流行,同年2月16日台灣出現首例本土確診死亡個案,如今三年過去,致死率雖趨緩,但死亡數卻像「失速列車」不斷攀升,從第1例到第 1.6 萬例個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面對Omicron及亞型株種的來臨,新病毒究竟是消滅疫情的武器,還是不知不覺釀成死傷慘重的「木馬屠城記」?台灣為何從防疫模範生變成需要留校察看?《Heho健康》將以數據剖析死亡真相。
疫情三年後致死率趨近流感
新冠疫情第一年台灣當機立斷封閉邊境,並以清零嚴格把關,將累計死亡數壓制個位數,創下國際疫情模範。但到了第二年Alpha變異株入侵,5月重症病床大亂,致死率達5.7%,國內在疫苗、藥物、快篩「三缺」狀態下面臨嚴峻考驗。
直到三年過去,傳染力迅速、輕症化的 Omicron到來,台灣進入「防疫新階段」,感染人數及死亡數衝上高峰,超過1.6萬人染疫死亡,但BA.2致死率降至0.19%,BA.5僅0.14%,已趨近流感的0.01%,但2023年單日死亡數依舊居高不下。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2022年10月底示警,時間正值台灣在2022年5月(Omicron年)爆發後約半年,台灣從新冠肺炎低感染低死亡國家,成為確診數和死亡數的「新冠雙高」國家,也較亞洲日、韓、新加坡等國高,可說是一大警訊。
步入2023年死亡數依舊不OK
隨著BA.1、BA.4、BA.5相繼躍升主流變異株,還有BBX、BQ家族隨之在後,台灣政策雖較前二年鬆綁,但單日的染疫死亡數仍維持兩位數不降,甚至在2023年2月仍出現單日破百例死亡,詹長權也寫下「這樣的死亡數太不OK」的評語。
他表示,「以前講清零,一個人死掉就斤斤計較,如今死亡數單日超過50多人,甚至破百例,社會卻避談死亡,政府缺乏解決方案與設立目標,是很恐怖的現象。」從國內死亡數變化來看,Omicron大規模感染的威力,不可輕忽。
回顧台灣兩波大規模社區感染的死亡人數變化,首波在2021年5月起為Alpha變異株領軍,在5月22日創下該年單日確診最高達720例(依研判日),而5月31日創下最高單日死亡40例(依死亡日),該年度全國死亡人數累計突破843例。
但到了隔年2022年Omicron到來,卻讓Alpha小巫見大巫,在5月26日單日本土確診94,115例(依研判日),5月30日單日本土死亡個案193例(依死亡日),雙雙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每日超過50人喪命如何解
Omicron5月疫情未平一波又起,2022年8月至11月4日,由BA.2變異株接棒給BA.5,依舊向高齡族群、健康弱勢者蠶食鯨吞,疫情3個月內新增5,000人死亡,平均單月有1,600多人死於COVID-19,平均每天超過50人喪命。
2022年的累計死亡人數已突破1.4萬例,較2021年翻了16倍(見下圖)。指揮中心在2022年11月初坦言,死亡數還在高原期,但到了12月國內疫苗施打、快篩頻率較以往鬆散,加上口罩鬆綁勢在必行,直到2023年都沒有趨緩。
詹長權表示,台灣自2021年疫情朝向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的致命路徑持續一路延燒,2022年Omicron疫情雖然致死率下降,但上萬例的確診數,仍犧牲了比過去更多的寶貴生命和身體健康,防疫措施沒有道理比前兩年鬆懈。
搶救單日雙位數死亡人數
詹長權認為,台灣持續九個月的Omicron疫情蔓延中新冠死亡居高不墜的原因之一,是沒有打疫苗和沒打好疫苗的比率太高,尤其是60歲以上的長者,還有不少人沒有接種任何一劑疫苗。
「我們應將確診和死亡目標列清楚,確診數要降到萬例以下,死亡數甚至降到個位數。」不該維持同套防疫模式,持續鬆綁下去,無論是疫苗催打或放寬抗病毒藥物給藥標準,都是今(2023)年2月在台大公衛學者陳建仁接下行政院長一職後,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台灣的新冠死亡率未來有降低2至5倍的空間,甚至也有趨近零死亡的可能性,「畢竟在防疫工具充足的社會裡,沒有一個在疫情當中的人命中註定該死於新冠肺炎,也沒有一個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者一定會死。」
文/謝承恩 圖/黃懷賢、周蕊蝶
🦠 觀看系列報導:
關鍵報告/疫情三年死1.6萬人「有9成家庭痛失父母長輩」三張破網要先補
關鍵報告/「新冠疫情是一輩子的痛!」從兒子的思母之情看疫情悲歌
關鍵報告/疫情死亡代價超乎想像!當心超額死亡、平均壽命與癌症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