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治療心血管疾病?

彭幸茹、許嘉真/綜合報導

「中醫藥究竟能不能防治心血管疾病」一直是一個在醫界被關注的話題,今年《美國心臟病學學會雜誌》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透過整合分析(meta analysis),將所有相關的研究結果綜合起來加以比較,很難在單一研究裡發現的科學規律中有研究證據,來證明中醫是否對心血管疾病有長期的治療作用,但中醫藥物的治療卻有可能可以作為心血管疾病初級和二級預防的補充或替代療法。

事實上中醫發展歷史有兩千多年,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醫學,在兩千多年以來一直照護著人民的健康,延繫民族的命脈,但與有科學實驗數據的西方醫學相比,中醫仍然有許多可深入探討及挖掘的奧秘之處。

中醫的診斷方式

採取「辨證論治」來評估,這句話簡單的來說,就是依照個人體質與病情來「客製化」屬於自己的治療處方。所以會透過「望、聞、問、切」來收集資料、身體的症狀及表徵,經過分析及歸納,來達到完成對求治者的診斷。

  • 望診:是指醫師透過眼睛來觀察患者的面容所呈現的病情。
  • 聞診:是指醫師根據患者的呼吸、咳嗽、口氣、排泄物等發出的聲音、氣味來判斷疾病。
  • 問診:是指醫師提出詢問,並聆聽患者訴說自己病情。
  • 切診:是指醫師用手觸、摸、按、壓患者的身體(包括把脈),來瞭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式。

中醫治心血管疾病

在中醫的觀點,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飲食、體質、年齡、生活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故強調「治未病」,所謂的治未病,是在說能洞見疾病的發展趨勢,並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傳變,預先控制病程,舉例來說:若是觀察到肝臟有病,就預見到肝病將會傳給脾臟,因此而預先加強脾臟的機能,使得脾臟能夠抵禦住肝邪的入侵。

相對於西醫,就是預防醫學的概念,所以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上,除了要注重飲食健康和多運動以外,中醫會加入人體的臟腑強弱、情緒變化、痰濕的產生及環境氣候等因素,來給予病人專屬的個人處置單。

中醫理論的心血管疾病分型

透過「望、聞、問、切」四種診斷式,中醫將心血管疾病患者區分為六大類型,有「濕熱鬱結型」、「肝鬱化火型」、「胃熱腑實型」、「脾虛痰盛型」、「脾腎兩虛型」及「氣滯血瘀型」等。但是罹患同一類型的心血管疾病,也可能會因「證型」演變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