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 變異株已成為社區間主流病毒株,第四波疫情仍處於上升階段,疾管署從各項數據中推估,這一波疫情重複感染比率約 15%-20%,相當於每日有 3-4 千人重複感染,到底有哪些危險因子容易重複感染?
XBB 到七月恐到流行高峰
XBB 變異株特性感染速度非常快、代表感染、再感染的人數可能都很多,但目前觀測 XBB 增加並沒有增加住院率,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預估接下來 7 月中可能到 XBB 的流行高峰,確診人數可能達到 210 萬人,包含初次感染與再感染族群,雖然大多數感染為輕症,但仍要留意脆弱族群的中症與重症風險帶來的可能影響。」
這波感染當中有 2 成為重複感染,到底哪些可能是「再感染」風險因子,台大公衛利用台灣中部社區資料進一步研究分析,發現包括以下條件:
- 高齡
- 女性
- 低密度脂蛋白
- 糖尿病
- 嚴重肥胖
醫師:重複感染與「生活型態」高度相關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則認為:「重複感染跟你免疫力無關,主要是跟你的『生活型態』有高度相關,當暴露到大量病毒時一定會被感染,但暴露到少量的病毒就比較不會被感染。」而暴露的病毒量多寡其實跟衛生習慣、人與人相處模式相關,人際關係好、朋友多社交的族群就容易碰到病毒造成重複感染。
而伊朗最新一項最新世代研究探討患者再感染情形,研究觀察到再感染相關風險因素分析指出:15-47 歲、城市居民、患有慢性病(如:慢性腎臟病、嚴重肺炎、惡性腫瘤)患者有較高再感染風險,尤其若為醫療人員,其再感染風險為其他職業患者 4.5 倍。
至於相隔多久比較可能再產生再感染?研究結果指出,約 67% 的 Omicron 前病毒株感染患者,當再感染距離初次感染天數大於 90 天以上,平均天數為 130 天。
研究:「年齡」增加再感染風險升高
雖然目前看到再感染症狀未必比較嚴重,但高風險族群還是要留意,義大利一篇研究指出若初次感染為重症的個案,再感染風險為非重症 2 倍;隨著年齡增加,再感染風險也隨著增加,尤其年齡大於 80 歲再感染風險會達到 23 倍。
另外,以色列也做 Omicron 期間再感染臨床特徵,比較再感染「住院」和「死亡」風險,研究指出「年齡」是兩者重要的高風險因子,尤其 80 歲以上患者再感染住院風險為 16-64 歲患者 5 倍,死亡風險為 27 倍,慢性腎臟或心臟衰竭、免疫功能低下增加再感染死亡風險,提高約 2-4 倍,這篇研究也發現「初次」和「再感染」都是 Omicron 時,住院和死亡風險較高,皆提升約 2 倍風險。
而兒童再感染的問題也讓不少家長擔心,馬偕兒童醫院一般兒科主任邱南昌觀察臨床經驗:「最近兒童感染新冠患者也不少,確實有少部分為重複感染,但大多症狀都沒有太嚴重,家長不必過度緊張,但仍提醒父母若觀察兒童有重症徵兆出現時及早就醫。」
考量現階段社區中有多種傳染性疾病正在流行,邱南昌呼籲:「雖然已經解除口罩令,不過民眾還是要小心,並非強制一定要都戴口罩,但當身體不適、出入人多場所,還是可以多戴著對自身並沒有壞處。」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延伸閱讀
流感 H1N1、H3N2 雙病毒夾擊!怎麼打疫苗還重症、死亡?
新冠整理包/重複感染怎麼辦?面對第二次確診症狀、治療、隔離一次明瞭
康復者怎麼判別是不是「重複感染」?醫師:一定要有症狀再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