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題】大醫院急診塞爆、一床難求 基層診所賦能翻轉醫療生態失衡

過去大家都覺得診所就是看看感冒、腸胃炎等家常病的地方,但其實這次 COVID-19 疫情爆發時,為全民阻擋病毒的第一線正是「 基層診所 」,作為指揮中心調度的最前線,從協助防疫、居檢、社區篩檢、大型疫苗站等,承擔越來越多重責大任,《Heho健康》深入探討基層診所加強賦能,對於台灣醫療的必要性。

各大醫學中心病房難求 急診室待床狀況亮紅色警報

數十年來,台灣各大醫學中心面臨住院「一床難求」的困境,病人無法住院代表許多重大疾病治療得延後執行;然而對於患者來說,晚一分一秒接受治療,對於疾病的不安及恐懼都可能隨之增大。其實,不僅內外科病房,醫學中心急診室也有「塞爆」問題,近日本土疫情升溫,就有醫師在個人臉書上指出,某大醫院急診室外,待床患者一路排到大廳。

《Heho健康》過去也曾深入探討急診壅塞議題,當時亞東醫院急診部主任蔡光超醫師即表示,此為「連鎖效應」,由於台灣民眾就醫相當方便,再加上大醫院資源較多又有健保給付,導致不論是大病小病患者,都傾向前往大醫院求診。久而久之,中小型醫院佔床率降低、養不起醫護人員,最終走向關床,於是又更多患者流向大醫院……形成台灣醫療環境的惡性循環。

衛福部健保署官網可即時查詢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此圖為6/28即時數據。(線上查詢網址

全台1/4患者湧入大醫院 疫病來襲醫療量能如繃緊之弦

根據健保署統計,民國106年1-12月分級醫療制度剛推動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院所就醫占比率分別為:10.65%、15.09%、9.93%及64.33%,等於全台每日超過1/4就醫人數湧入區域級以上醫院,但該層級醫療院所間數卻僅不到總數的0.5%;而推動分級醫療三年後,也就是民國109年1-12月、新冠疫情在台爆發前,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就醫占比率加總仍高達25.61%。

醫學中心急診室醫療量能常面臨緊繃狀態。/Heho影音組江宏倫攝於林口長庚急診室

正當台灣陷入醫療失衡問題難以掙脫時,又遇上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各大醫學中心醫療量能顯得更加吃緊。臺灣耳鼻喉科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回憶,新冠肺炎病毒侵台初期,染疫中重症患者幾乎全送至醫學中心,當時不僅醫師,護理人員更是需長時間與確診者接觸、承受相當大的壓力。而由於對病毒認知未深,為降低院內感染風險,只要有醫護人員確診即須清空病房,「要開刀的進不來、癌症病人無法治療,還插著呼吸器的重症病人要去哪裡」?

疫情期間基層診所服務量能「大爆發」 成翻轉台灣醫療生態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凡事都有一體兩面,長達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雖為台灣人民帶來沉重考驗,但也加深了民眾與基層診所之間的連結。過去,民眾不論大病小病皆至大醫院,基層診所難以發揮社區守門員角色;同時也難以分攤醫學中心量能負擔。

而2021年五月Omicron變異株於台爆發,傳染力更勝以往,染疫人口如脫韁之馬般增加。每個防疫政策環節,從疫苗全面施打、社區篩檢站定點通報,一路到居家隔離確診照護,過程皆需要大量醫護人員共同參與。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基層診所服務量能在此考驗下可謂「潛力大爆發」,診所醫師不僅參與上述所有政策實際執行,透過視訊診療給予確診者適切處方與建議,良好應用通訊科技,也快速將確診者個案管理觸角延伸的更廣泛、更深入,扮演社區防疫第一線不可或缺的角色。

不僅如此,婁培人理事長提到,疫情似乎也改變了民眾的就醫習慣,過去大家生病就想去大醫院,但防疫時期為降低外出感染風險,民眾自發性減少移動距離,轉至鄰近診所看診,不再將診所視為「感冒、拉肚子」專門戶。以慢性病控制為例,民眾在診所也可以獲得良好治療,久而久之與社區診所醫師建立了連結、培養信任感,更能發揮基層診所提供社區醫療服務的價值。

越來越多民眾在診所獲得良好的慢性疾病控制/Heho影音組江宏倫攝於南投

由此可知,新冠肺炎雖的確給了台灣醫療量能一場驚心動魄的壓力測試,但同時也加速推動了台灣醫療生態的轉變。

台灣逾六成年長者有兩種以上慢性病 基層診所閃耀「共病照護」價值

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制度目的在讓醫院與診所分工合作、各擅其長:醫院傾力照顧急重症病患;而基層診所則放大慢性病患照護優勢以及社區健康守門員角色。有些人會好奇,分級醫療到底為何需要落實?除了分擔區域級以上醫院的醫療重擔以應付下一波未知的流行病考驗外,陳宏麟理事長指出,快速老化的台灣人口結構,也將成為台灣醫療產官學各領域極大挑戰,如疾病高齡化、病齡長期化與慢病共病化,都是待解之題。而面對日益增長的高齡疾病照護及長照需求,佔整體醫療院所數量高達九成七的基層診所,勢必將被賦予更多重責大任。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民國10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65歲以上年長者約八成五被診斷出一種慢性病;逾六成有兩種慢性病;還有超過四成甚至同時患有三種以上慢性病。陳宏麟理事長強調,未來照護絕不會僅有單ㄧ疾病,倘若以「一疾病一單位」,舉例來說一名患者慢性腎病在A診所看、糖尿病在B診所,同時在C醫院治療氣喘,一看就要花費大量時間,並非長遠之計。因此,政府也持續在推動基層診所跨科別共病照護計畫,包含糖尿病、慢性腎病、氣喘、肺阻塞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基層診所接受完善慢性病照護訓練,讓民眾不用舟車勞頓、在一間熟悉的診所就可以治療所有共病,起到『家庭醫師』的作用,這樣不是很好嗎?」陳宏麟理事長笑說。

年輕醫護返鄉服務 不僅拉近與家人距離,也體會何謂走入患者生活

年輕一代的護理師 Peggy過去任職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加護病房,近年返回家鄉診所服務,她說,一開始是因為家中長輩陸續被診斷出慢性疾病,所以希望返鄉;但在實際走入基層診所後發現,與在醫院學習的臨床技術不同,在基層診所服務,她不僅與家人更加靠近,透過對在地患者的生活導正,也彷彿真的走入了患者生活,而如能為診所價值的延續盡一份力,想必總有一天也能正向反饋到自己家人身上。

確診糖尿病多年的陳先生表示:「大醫院人多、小醫院人少,糖尿病又需長期控制飲食,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到診所請教護理師或營養師,飲食上有哪裡需要調整,馬上就可以知道。」退休已久的劉老師也長期受糖尿病困擾,認為診所比起醫院跟自己「距離更近」。

陳宏麟理事長補充,古言云:「上醫醫未病之病」,慢性病的介入預防就是同樣道理,的確對民眾來說,意外中風後藉由手術成功取出血栓,可以實際感受到醫療的幫助;然而,慢性疾病是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累積而成,倘若能從源頭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早可能在無意中「躲過」了數次中風風險,「急重症緊急治療」與「上游危險因子控管」兩部分應需同等被重視。

延緩失能、積極復健 基層診所為長照不可或缺之一環

就算沒有罹患慢性疾病,年齡增長也必然會有部分身體機能退化甚至喪失,及早留意並積極復健,才能確實延緩退化性疾病或是降低意外風險。婁培人理事長舉例,年長者因為進食時嗆到而引發吸入性肺炎的新聞時有耳聞,此與「吞嚥肌」退化息息相關,需要定期進行吞嚥復健;另還有常見的聽力退化,也可能使年長者因受到外界刺激的機會減少、大腦活動程度下降,進而演變成失智,這些都是醫院和診所需共同關注的長照議題。

長者透過專業照服員從旁協助,進行簡易復健運動以延緩失能。/Heho影音組江宏倫攝於南投

婁培人理事長指出,國人常有一迷思—「官大的錶準」,同樣的話從診所醫師口中說出彷彿還不夠,要大醫院教授診斷後才能完全被信服,但以耳鼻喉科醫師為例,只要有專科醫師資格,都是同樣受過耳鼻喉等部位之疾病訓練,除鼻竇炎、吞嚥復健、眩暈……外,也包含頭頸外科如頭頸部癌症、口腔癌等腫瘤治療,不會因在醫院或是基層診所執業而有所不同,如果年長者或是口腔癌患者術後不便至醫院進行復健,也能就近求助基層診所。

確實,「就醫距離」對於年長者來說,會成為相當關鍵的考量因素,就醫的方便性也常直接影響就醫意願,陳宏麟理事長提到,基層診所的一大優勢就是「在地」。不論是慢性病還是長照,都極需深入了解患者生活,從飲食、作息及運動各方面來達到健康促進,需要大量時間、心力,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醫師與患者之間的連結。

部分診所積極參與衛福部推動之計畫,於社區舉辦巷弄長照站,透過飲食、作息及運動三方面生活導正,協助照顧長者健康。/Heho影音組柯盛惠攝於南投

回到源頭、要扭轉民眾小病大病都至大醫院的習慣,基層診所必須要能實際解決患者的問題,陳宏麟理事長鼓勵診所培養自己的專業團隊,除了作為就醫看診的場域之外,也可以加入健康促進機構、成立巷弄長照站或是提供「在宅醫療」等服務,找出各自的強項與特色。他也分享:「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與其抱怨路不平難走,不如一起加入改善路平行列,共同將台灣的醫療環境打造的更完善。

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報告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系統
10712分級醫療各項策略執行進度
109年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電子書
110年1-12月分級醫療執行成效
111年分級醫療成效進度追蹤
衛福部健保署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查詢

文/賴欣平、圖/雷思瑜、楊紹楚、影/江宏倫、柯盛惠

延伸閱讀
【Heho News】開工好累不想收假?專家教你緩解焦慮、調理身體發炎!
【Heho News】睡不著?睡眠問題怎麼解決?醫師教你「這些妙招」改善失眠
【Heho News】每 4 人就 1 人胃食道逆流!台大醫師詳解疾病成因、營養師教控糖 4 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