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延燒 / 併發重症機率大提升!疾管署提醒:應避開這件事才安全

登革熱疫情,從 6 月份開始就燒不停,大部分病例集中在中南部地區,疾管署統計上週新增127例本土案例,其中台南市就佔了 95 例,而高雄地區在 13 日出現 3 名患者確診第二型登革熱

社區現蹤第二型登革熱

疾管署指出,登革病毒分為四種血清型,民眾有可能重複感染不同型別,引發不同程度的免疫反應。

成大醫院副院長柯文謙就透露,不同登革病毒血清型之間存在交叉免疫反應,也就是民眾感染過某型登革熱病毒後,後續對其他型登革病毒感染風險可能會增加。

根據國外研究資料顯示,民眾過往得過登革熱,再感染其他型別,併發重症機率會大幅提高。而台灣現存登革熱有第一型和第二型,難道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人併發重症嗎?柯文謙強調,台灣背景和國外不太一樣,而且前後順序感染也會影響機率,所以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重症案例,在臨床方面還有待觀察。

登革熱感染病程

登革熱症狀和流感不太容易做區分,因為前期一樣都會有頭痛和肌肉酸痛,一般人認為休養幾天就好了,沒想到越來越嚴重,到院篩檢才發現是登革熱。

另外也有國際研究指出,部分民眾確診登革熱後並不會感到不適,這情況也拉高了社區防疫的難度。「當有一個人出現登革熱症狀,他身邊有兩三個是毫無症狀的帶原者。」在病媒蚊叮咬後,潛伏期會有 4 到 7 天,登革熱症狀如下:

頭痛、關節痛、肌肉痠痛、頭痛、眼窩後痛、脫水、腹部不適、腹痛、噁心、嘔吐、厭食、腹瀉

通常一週後這些症狀就會緩解,接下來會進入「危險期」。柯文謙提醒,這期間大約為退燒前後,千萬別掉以輕心,要持續追蹤血液和生化指標。

這時候容易出現休克、出血、器官損傷、血容比上升或血小板下降。另外,登革熱典型症狀皮疹,會在發燒後三天逐漸出現,胸腹、軀幹、四肢、手掌都是好發區域,會持續 4 到 5 天。

登革熱警示徵象

  1. 腹部疼痛及壓痛
  2. 持續性嘔吐
  3. 體液蓄積(腹水、胸水)
  4. 黏膜出血(女性生理期量可能變多)
  5. 嗜睡/躁動不安
  6. 肝臟腫大超出肋骨下緣2cm
  7. 血容比增加 + 血小板急速下降

柯文謙補充,糖尿病腎衰竭、慢性溶血疾病、肥胖、免疫力低下族群,例如孕婦、嬰兒、年長者,對登革熱更是要嚴正以防。

文、圖/鄭淳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