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有救了!2 款單株抗體可清除「大腦類澱粉蛋白」延緩失智,治療風險一次看

繼美國藥廠百健(Biogen)與日本衛采藥廠(Eisai)合作研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 Leqembi,獲美國食藥署批准,另一款由美國藥廠禮來藥廠(Eli Lilly)研發的新藥物,也讓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情露出曙光!

阿茲海默症被許多民眾視為最不想得到的病,病人會面臨記憶力衰退、出現幻覺、判斷力下降,最後需要仰賴他人照顧,目前無藥物可以治癒,故主流的治療方法,初期會以藥物延緩記憶力衰退,平均病程約 8 年至 15 年不等。

然而近期在眾多藥廠的努力下,過去一款為美、日藥廠合作製造的單株抗體 Leqembi(侖卡奈單抗)已經 FDA 核准用於可延緩阿茲海默症,另一款為 Donanemab(多奈單抗)則是近期第二個被認可的新藥。

阿茲海默症新藥為何對輕度失智有效?

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指出,這兩種阿茲海默症藥物,被證實可以清除大腦中不正常的類澱粉蛋白,而在初期阿茲海默症病人腦中會出現類澱粉蛋白,故該藥可以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病程,避免惡化的太快。

根據藥物實驗結果,無論是 Leqembi 或 Donanemab 在輕度認知障礙的病人身上最好,適合對象為簡易知能評估(MMSE)中分數達 20 分以上患者(滿分 30 分) 為主。

其他數據也可以發現,年齡對新藥延緩大腦退化的狀況有所差異,例如 Donanemab 對於 75 歲以下的患者的臨床效果會比 75 歲以上更佳,但對年輕型失智者(例如 65 歲以下)效果沒有比較好。

阿茲海默症新藥副作用注意 4 點

王培寧也表示,這兩款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同樣也伴隨與類澱粉相關的副作用,包含腦水腫跟腦出血,故要在臨床使用藥物,醫師最在意 4 點問題如何保障病人的安全。

第一,造成輕度障礙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阿茲海默症造成,因此病人需要去做類澱粉蛋白腦部正子斷層掃描,才可以確認適不適合該類藥物,但目前這一類檢查較為新穎少見,目前仍屬於自費檢查項目。

第二,單株抗體價格非常昂貴,健保還在審核研議是否能夠健保給付,而且使用對象為早期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為主(約占病人數五成),而重度病人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多以照顧為主要照顧目標。

第三,藥物屬於靜脈注射的單株抗體,Leqembi 需要兩周一次,一直注射下去直到病情演變成中重度為主,Donanemab 採四周注射一次,等到腦中的類澱粉蛋白被清除後可先停藥。

第四,病人需要定期要做腦部磁振造影檢查(MRI),檢查有沒有腦水腫和腦出血的藥物副作用。

王培寧指出,過去失智症被認為是無藥可醫,但有新藥的出現,可以針對早期患者延緩病程,病人不會迅速轉變成中重度或生活無法自理的狀況,病人跟家人的生活品質會好很多。

阿茲海默症診斷指引比照癌症分期

另一方面,為了要能更精準地針對阿茲海默症進行細緻跟科學化的分類,並有助於新藥的發展,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也考慮公布新的指引。

未來在評估阿茲海默病情時,不再使用「輕度」、「中度」或「重度」等用語,而是比照癌症分為 0 期至 第 6 期,且根據不同的生物指標分為 a、b、c、d 等 4 種分級,進而出現像是 2a 期、3c 期等階段。

過去難以被區分跟診斷的初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也都被涵蓋這項指引範圍內,例如第 0 期的對象包含的體內可能有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家族遺傳、唐氏症患者等,有 75 %未來有機會得到失智症的對象都在其中。

這項指引也有利於更多新藥的發展和預後的評估,但王培寧也提醒,新藥從篩檢、診斷、用藥到追蹤需要很多條件配合,醫院是不是能有足夠成熟的資源進行服務也很重要,在臨床應用和病人安全才能被兼顧。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研究:身體發炎恐讓失智症風險提高!專家建議這樣做遠離慢性發炎
日老翁將癱妻推入海判刑 3 年,悲劇也在台上演!衛福部祭 5 大資源防堵
全身無力低血糖竟患「賈伯斯病」腫瘤擴散!醫解析突破性療法可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