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 焦點新聞, 親子焦點, 即時新聞, 發展早療, 學齡前健康(3-6歲), 小學生健康(7-12歲), 友站新聞
情緒控制是可以訓練的!醫師提醒:不只孩子接受治療和練習,家長也應增進親職技巧
若家長發現兒童有暴力行為,只制止一次是不夠的,後續的治療也相當重要,讓孩子慢慢練習控制情緒,而非讓情緒凌駕於理智之上。除了孩子自身的訓練外,家長也應增加親職技巧,才有機會避開下一次的衝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李宛臻指出,其實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門診中,有時也會遇到有暴力行為的孩子,但較常見到的是孩童對父母或照顧者的暴力行為。
李宛臻說明,遇到個案時,會先評估他是否有其他精神共病,比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類群障礙等,若孩子的確有衝動控制困難的狀況,會傾向使用藥物控制孩子的衝動情緒。若沒有,則先對家長提供增進親職技巧的方法,再針對孩子採取治療或教他們練習控制情緒。
除了治療外,促進親職技巧同樣重要
孩子的行為表現,有時和家庭氣氛及親子關係相關,李宛臻觀察,部分有肢體攻擊行為、暴力的孩子們,並不擅長處理情緒,仔細爬梳後,發現父母本身對於如何教導孩子處理負面情緒感到很疲乏且無助,而這些長期教養上的困難,甚至可能讓父母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淹沒,在發生親子衝突時更難穩定、理性地和孩子溝通。
因此李宛臻建議,衝突發生時,父母先冷靜並穩住自我情緒,不僅可以促進後續的對話,也是透過以身作則的方式,向孩子示範怎麼控制憤怒。孩子感到生氣時,家長必須處於和平及理性的狀態,否則陷入互相刺激,讓對方更加憤怒,衝突變嚴重的循環中,任何對話都將成為徒勞。
只是家長常疑問,情緒高漲的時刻該怎麼冷靜?李宛臻認為,先與孩子分開,創造可以各自冷靜的空間相當重要,因為生氣的當下,除了容易情緒化的語彙,也不太可能好好地安撫孩子,但一時的失控常會造成後來的後悔。因此穩定住自己,別讓自己失控最重要。
家長應該嘗試做到 3 件事
孩子之所以會選擇暴力,代表的是他們無法控制衝動跟憤怒的感受,才會選擇出手,若讓孩子學會多思考一點,延長反應時間,便有機會讓衝動過去,慢慢冷靜下來。在孩子冷靜後,李宛臻認為,事後家長應該做到的方向如下:
- 引導孩子尋找出自己的刺激點。
- 父母思考在互動過程中,自己哪些反應可能刺激孩子
- 了解孩子憤怒背後的原因,可能包含委屈、不滿、羞愧等很多複雜情緒。
李宛臻說明,事後討論的重點,應該是了解孩子暴力行為背後的心情,可能是一時的憤怒、長時間的忍耐、每一個小小的挫折等,如果順利釐清,也回歸到教導孩子處理自己每一次的負面想法,千萬別累積,最後火山爆發。
「認知行為治療」讓孩子練習控制憤怒
若是與父母衝突,尚且可由父母主導,讓場面冷靜,也避免下一次的刺激。但如果孩子在外與他人衝突,李宛臻表示,即便在情緒當下,依然有機會阻止自己的暴力和衝動,共有 2 個步驟:
- 畫流程圖拆解事件經過:從被刺激的當下到動手,通常是一個過程,因此會教孩子思考整起事件有哪些環節,用流程圖畫出來,是從哪個瞬間開始生氣了,當下自己的身體反應,是否心跳加快、呼吸加速、拳頭握緊等,都是情緒即將失控的警訊。
- 尋找可以踩剎車的地方:釐清了所有細節後,孩子更可以知道,發生哪些事情後,應該及時「踩剎車」,比如警訊出現後,立即轉移注意力,緩和心跳、放鬆肌肉,或許有機會避免拳頭出手。
不過李宛臻也提到,認知行為療法在執行上難免遇到困難,因為需要孩子好好描述每一個細節,通常得與他們建立一定的信任後才願意透露。若家長在引導孩子練習情緒處理時,也應記得保持理性和平和的語氣,帶著批判或責備,容易讓孩子因為害怕父母責罵,反而無法表達心中的真實感受。
李宛臻表示,抱持想幫助孩子釐清困難的態度,並鼓勵他們在每一次的失誤中一點一滴修補、持續進步,才能和孩子一起度過每一次的情緒風暴。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