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香伶出車禍受傷?本人澄清「不是啦」,醫師詳解「髖關節盂唇手術」真面目

先天發育、後天外傷、自然老化都可能造成關節損傷,近期立委賴香伶也分享自己做了「髖關節盂唇手術」。基隆長庚副院長、骨科教授詹益聖說,髖關節盂唇膜可能因為壓迫或骨刺而出現破裂,多數患者都是外力損傷所致,第一線治療以復健為主,若患者長時間症狀沒能改善,才會考慮透過手術縫合。

賴香伶近期多以坐在輪椅上的形象出席各項活動,一度被誤會是出車禍受傷,但她日前也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其實是做了「髖關節盂唇手術」,來解決自己困擾多年的問題,術後一切順利,復原狀況良好,不過醫師特別叮囑,術後前 4 週盡量避免站立走動,因此近期都要跟助行器或輪椅形影不離,種種不便也讓她感嘆,切身體會到無障礙空間重要性。

盂唇膜破裂多是後天損傷造成

「髖關節盂唇膜」是髖關節和股骨之間的軟組織,具有加強結構、穩定髖部的功能,但詹益聖指出,夾擊或骨刺擠壓可能造成盂唇膜破裂,約 3 分之 2 的患者是因為後天外力損傷、造成盂唇膜破損,比如體操選手時常進行翻跳、高速旋轉的動作,長期反覆壓迫,就可能導致關節盂唇膜破裂,產生疼痛與不適感。

至於另外 3 分之 1 的患者,則可能是先天問題所致,如部分髖關節發育不全的民眾會出現盂唇膜損傷的情況,也可能是自然老化造成,詹益聖指出,髖關節發育不全以女性略多於男性,但就「髖關節盂唇膜破裂」此一情況來說,男性、女性比例差不多,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

先做復健再考慮手術

髖關節盂唇膜若出現損傷或破裂,會導致患者活動時「卡卡的」,甚至會伴隨疼痛症狀,詹益聖提到,有時候此類損傷會被誤判為髖部肌肉、韌帶發炎,或是其他關節問題,臨床上也確實不好診斷,因此有經驗的醫師,會依據症狀,配合影像學,如 X 光、電腦斷層等方式了解情況。

治療方面,詹益聖說,通常會先採取保守治療,以物理復健優先,或是使用藥物止痛,有部分病患會使用到局部止痛注射,均屬疼痛緩解的方案,實際選擇要依照患者症狀而定,若損傷不嚴重,軟組織 3 個月左右就能自行恢復。

若 3 個月以上依舊有疼痛症狀,就可能是盂唇膜破裂,且已經無法自行修復,到了 6 個月還是造成患者活動、跑跳、深蹲的困擾的話,大概就是符合手術標準,會考慮透過手術縫合修補。

術後就可下床走

詹益聖指出,「髖關節盂唇手術」其實就是用縫合線把無法自然癒合的組織縫合好,大約只會有 2 到 3 個小傷口,住院時間落在 2 到 3 天,患者術後就能下床走動,不過會提醒患者使用柺杖等輔具來作保護,並持續到術後 1 個月左右,同時避免過大的內旋、外旋動作。

待術後 3 個月,詹益聖說,此時患者可以做一些低強度的運動,但高強度的競技型運動,保守估計要等到 6 個月以後,不過患者對於此一手術的滿意度都在 9 成以上,多數都能恢復如常,民眾若有相關困擾,可尋求長庚醫院,或是榮總、三總等常執行此類手術的醫院協助,也可以透過醫師轉介求診。

文/林志怡 圖/孫沛群

諮詢專家: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詹益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