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 焦點新聞, 學齡前疾病醫療, 小學生疾病醫療, 幼兒疾病醫療, 即時新聞, 幼兒健康(1-2歲), 學齡前健康(3-6歲), 小學生健康(7-12歲), 友站新聞
炎炎夏日還能帶孩子去游泳、野溪嗎?家長擔憂食腦變形蟲感染風險,兒童急診科醫師這樣看
日前北部一名 30 歲女性在親水場所感染食腦變形蟲,而食腦變形蟲可能在水療、溫泉、溫暖河流、池塘、湖泊、桑拿浴室和室內游泳池等處出現,讓家長對於是否要帶孩子去這些場所消暑心生疑慮。兒科急診醫師指出,「食腦變形蟲個案相對稀少,反而在水域設施感染細菌、病毒的風險更大,因此一定要記得後續清潔動作才能有效防範。」
時隔 12 年,台灣再次出現食腦變形蟲個案,也是目前累計第 2 例的個案,在室內衝浪場所遭到感染。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明,台灣首例是發生在 2011 年 11 月,位於台中一處溫泉勝地,確診是由台灣食腦變形蟲引起的首例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AM)。
食腦變形蟲個案少卻危害性高
吳昌騰說明,食腦變形蟲是嗜熱變形蟲,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生長良好,並能耐受的溫度高達 45℃。溫暖的淡水加上細菌性食物供應是他們的理想棲息地,可能出現於水療、溫泉、溫暖河流、池塘、湖泊、桑拿浴室和室內游泳池等處,但食腦變形蟲會被氯殺死,基本上消毒足夠的游泳池不用擔心。
只是食腦變形蟲危害性非常高,兒童、老人和免疫力下降的人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吳昌騰說明,「食腦變形蟲,蟲如其名。一旦有人游泳甚至僅僅是在用水接觸臉部時,遇到食腦變形蟲,這種致命生物就會順著鼻腔,迅速入侵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吞噬大腦的組織。」
一旦感染病程快,可能短短一周內就死亡
當遭到食腦變形蟲感染,吳昌騰提及,患者將開始出現頭痛、發熱、嘔吐等症狀,之後會迅速變為頸部僵硬,癲癇發作,出現幻覺,甚至昏迷、癱瘓,甚至病程非常快速,「最快可在一周之內死亡。」根據美國 CDC 的統計,從 1962 年到 2018 年,全美有 145 人被感染,只有 4 人倖存。
至於最近的兒童死亡病例,為美國得克薩斯州傑克遜湖的一名 6 歲男孩,因感染食腦變形蟲而死亡。吳昌騰補充,該食腦變形蟲是在該男孩先前玩過的市民中心湖前的一個噴泉水中發現的。男孩病程也是從頭痛、嘔吐、發燒與說話困難開始,後續被送進神經重症加護病房,進行多次頭部電腦 CT 掃描,顯示腦部腫脹,且繼續惡化,最後在短短 5 天內死亡。
也就是說,由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引起的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雖然少見,但幾乎是致命的,且倖存者屬於少數。吳昌騰說明,「阿米巴腦膜腦炎存活病例的關鍵點包括早期診斷及治療,食腦變形蟲的感染量,感染菌株的毒力以及患者的健康狀況。」
夏天還能玩水嗎?可以!做好清潔最重要
但吳昌騰強調,一般人其實不會因喝了受污染的水遭感染,反而是鼻腔接觸受污染的水後,才可能會感染食腦變形蟲。近期野外露營、爬山盛行,他建議若到野溪、野外溫泉玩水,除了注意安全,也應避免把頭部浸入水中,鼻子也不接觸野外的水,才可有效預防。
為了讓口鼻部接觸水,是否也須避免潑水的動作?吳昌騰說明,若在設施消毒完善,潑水當然可以,但如果是在野外河流、湖泊,水源無法保證乾淨,則建議盡量少做潑水,畢竟不只食腦變形蟲,亦有許多細菌、病毒是藉由水源接觸造成感染。
吳昌騰補充,食腦變形蟲的傳染性不大,近幾年個案也只累積 2 例,因此家長不需過度憂慮,但仍要小心水源中其他潛藏的細菌、病毒。此事件中帶來的提醒,除了督促業者水質消毒外,更重要的是民眾本身的手部、身體清潔,在野外水域也盡量不將頭部泡進水中,避免從鼻腔入侵中樞神經系統,進而造成危害。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夏季戲水須提防!英國專家提醒 :孩子的安全可能幾分鐘內就受到威脅,這幾點要做到
學生放暑假好開心!國健署提醒:玩水前謹記「3 要 2 不」原則避開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