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接近憂鬱症容易變嚴重?精神科醫師提 6 大策略避免病情惡化

連續假期的意義不僅僅是休假而已,在外地工作的人大多會趁此時會家鄉,因此同時也是與家人朋友團聚的時光。然而醫師觀察發現,有些憂鬱症患者,在這段期間心情反而更加低落焦慮,無力面對外界的事物,也不想出門也不想說話,但患者憂鬱加重與連假有何關聯呢?

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團聚是美好的事情,但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楊琇雯分析,節日假期反而讓人必須面對家庭和人際關係的問題,同時也會面臨不同於日常的生活模式與人際互動等變化,難免對某些人帶來壓力或是負面的情緒,如疲勞、緊張、孤獨、和悲傷的感覺等。

四大類型症狀,可能是憂鬱症跡象

楊琇雯補充,人們可能在節日時比平日花更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相處間發生的事件可能會引發舊有的衝突和情緒;而失去親人或是親密關係的人,具有團聚意義的節日可能加重孤獨感或是哀傷反應。這些因節日而來的壓力對於憂鬱症患者可能更加難以因應,而使症狀惡化。

不過有些人可能只是認為自己情緒低落,並未認知到可能是憂鬱症,楊琇雯指出,憂鬱症將影響情緒、生理、行為、及思考等面向。當以下症狀持續 2 週以上,並影響工作、人際關係及日常生活能力時,應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評估是否進行心理治療或是藥物治療。常見症狀如下:

  • 情緒症狀:悲傷、不快樂、煩躁易怒。
  • 生理症狀:食慾不佳或暴食、體重大幅減輕或增加、失眠或睡眠過多、疲倦無力、身體疼痛、性慾降低。
  • 行為症狀:動作變慢、激動、自殺自傷行為、對外界不關心及對事物失去興趣。
  • 思考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猶豫不決、無價值感、無助感、無望感、自責罪惡感、自殺或是死亡意念。

六大因應策略,幫助憂鬱症患者調適內心

中秋連假過後,國慶連假接連著來,為了避免病患在假期間壓力增加及孤獨感加深,最後導致憂鬱症惡化。楊琇雯建議,當患有憂鬱症時,除了尋求專業協助外,下述 6 大因應策略,可以幫助患者調適自己的內心。

  1. 保持運動以及到戶外活動

目前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減輕憂鬱症狀,到戶外活動更可以減少節日期間的孤獨感,身體活動時有助於減少連續的負面思考。

  1. 保持規律的生活

盡可能維持正常的作息,包含維持和平日相同的睡眠時間、飲食適量、不過度飲酒。為假期活動(例如購物、烹飪、娛樂、參加聚會)設定合理的期望和目標,保留給自己獨處時間與空間。

  1. 與信賴的親友分享你的感受

可以在假期期間與信賴的親友聯繫,傾訴自己的感受,對方或許可能給與情緒上的支持,分享過往的經歷,提供不同的建議想法或是幫助。這可以減少心理上的壓力、孤獨或是無助的感覺。

  1. 評估自己的人際關係並設定界限

留意自己生活中和不同人相處時出現的情緒。試圖讓每個人快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發現生命中有人會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或是憂鬱症狀加劇時,限制和這些人相處的時間以及建立互動和接觸上的心理界限。

  1. 參加志工活動

志工活動可以讓自己找到自身價值,發現活著的意義和目的,增加生活的滿足感,與社會建立連結及產生歸屬感,減少孤獨感,也可以擴展看待事情的角度觀點。

  1. 建立因應憂鬱情緒的活動列表

試著列出在情緒低落時可以讓自己舒服的活動列表,貼在明顯可以看到的地方,如聽音樂、看電影、寫日記、正向自我對話、畫畫、唱歌、冥想、腹式呼吸、瑜伽、跑步等等。

如果在連續假期期間真因人際相處而感到壓力,也許可以適當調整回家的頻率或安排其他行程,讓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與心力去思考到沉重的部分,對於內心因假期而加深孤獨感的人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

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楊琇雯醫師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楊琇雯

延伸閱讀
青少年升學過程容易焦慮、憂鬱、易怒?3 方法有助於紓解壓力,心理師最推薦攀岩運動
5 至 8 成婦女恐患產後憂鬱!專家提 4 招,助親友伴媽媽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