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卡卡當心是髖關節退化!一定要手術嗎?骨科醫師從 2 條件判斷

台灣正邁入高齡社會,而隨著年紀漸長,長輩可能會遇到行動不如過去自如的狀況。骨科醫師指出,髖關節退化或股骨頸骨折已是目前骨科門診中常見病症,患者可能因此有疼痛、走路不便、感覺關寬節處卡住的跡象,都是退化徵兆。什麼狀況下才需要開刀?

如果走路覺得卡卡的,或腳與骨盆連接處有疼痛感,可能是髖關節受傷了,也可能是髖關節退化的跡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楊宗穎指出,年齡 60 歲以上是髖關節退化的好發年齡,而背後的原因,大多與肥胖、勞動、運動激烈或過去曾受傷有關。

注意是否有髖關節退化跡象

髖關節位於大腿根部和骨盆交接處,由碗狀的髖臼與圓球形股骨頭所構成,周邊包圍著軟骨、關節囊、韌帶等,是人體承受最大重量的關節,它也應付日常的跑、跳、蹲等活動。與髖關節有關的疾病包含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脫臼、股骨頸骨折或髖臼骨折等。

長期下來,若未適時治療以上疾病,就容易變成髖關節的磨損與變形,進而發生髖關節退化。楊宗穎提到,患者可能會發現自己有走路不便、疼痛或卡住的跡象,都是髖關節退化的徵兆。

不過發現自己有上述跡象後,不見得所有人都需要開刀,都需要交由醫師評估。楊宗穎說明,有時可能是運動傷害、筋太緊或些微發炎所致,因此究竟要不要手術治療,通常會透過 X 光檢查,判斷軟骨厚度是否變薄,以及是否疼痛已經使患者無法自理生活等狀況,才會考慮手術。

微創手術讓病人不必臥病在床

楊宗穎指出,因台灣社會高齡人口逐漸增長,對於患者生活機能品質皆會造成重大影響。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行之有年,指的是替換一個新的髖關節,可有效治療髖關節退化及中老年股骨頸骨折等疾病。手術分成傳統與 DAA(Direct Anterior Approach)正前開式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詳情如下:

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大約分為切開臀中肌的前方路徑及切開梨狀肌後方 2 種路徑,手術的傷口位於側面,因此患者手術時須維持側躺姿勢。但比較容易造成術中測量雙下肢長度的誤差,造成後續傷口疼痛及脫臼的可能。

DAA 正前開式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病人完全平躺在手術台上,由髖部前方利用肌肉之間的隙縫進入髖關節,所以不需切開肌腱,減少脫臼的可能性。由於是微創手術的關係,病人幾乎在術後當天就可以下床,更快恢復行走功能、越早開始復健。

同時也能避免長期臥床帶來的併發症,像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下肢靜脈血栓風險及肺栓塞等。而平躺的手術姿勢也讓術中的雙腳長度評估更準確,降低發生下肢不等長的機率。

不可忽略 DAA 正前開式 2 大風險

楊宗穎提醒,儘管正前開式手術在文獻上與臨床表現上有明顯的好處,但任何手術仍存在著風險。DAA 正前開式需注意的風險則包含,股外側皮神經損傷會造成大腿前側麻木,但發生率不算高且大多可經治療後復原。至於骨質疏鬆患者術中可能生股骨假體周圍骨折,文獻統計發生率約 2%,大多不影響患者術後正常生活及工作。

楊宗穎指出,適合正前開式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疾病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60 歲以上的股骨頸骨折、晚期髖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原因導致的髖關節僵直等。尤其 60 歲以上長輩因肌力不好,容易不慎跌倒而造成骨折,需特別注意。

若是骨折的狀況,有些時候恐不太適合使用骨釘,楊宗穎提到,其失敗率達到 30% 左右,因此目前國際上的共識幾乎以髖關節置換術為主。至於台灣健保給付半髖關節,但病人若本身有髖關節磨損加上股骨頸骨折,可能會建議進行全髖關節人工置換。不過有了微創手術,無論全髖或半髖關節,都能更快下床復健並恢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治醫師 楊宗穎醫師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楊宗穎

延伸閱讀
老虎伍茲「複雜性骨折」恢復較難?專家解析一次看懂骨折還分這幾類
張育成左手鉤狀骨折停戰6周! 醫解析為何棒球選手都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