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世界糖尿病日! 9 旬高齡糖友 34 年努力控糖 糖尿病成「長壽秘訣」

每年的11月14日訂為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每年死於糖尿病的人數超過 1 萬 2 千人,比肺癌死亡人數還要高!醫師強調,糖尿病並不可怕,糖尿病雖無法治癒,但可治療、可以維持、可以照護,「病友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

今年 92 歲的屏東縣內埔國小前校長劉祿德確診糖尿病迄今已經 34 年,施打胰島素超過 13 年。他認為,「罹患糖尿病只是健康生活調整的一個起始」,不僅沒有帶來負面影響,反而讓他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太太也給予更多支持陪伴。劉祿德慶幸因為罹患糖尿病,活得更健康、更快樂、更珍惜與家人的感情,還說「這難道不是長壽的秘訣?」

更重要的是,糖尿病從未降低劉祿德對生命的熱情!即便壯年確診糖尿病,劉祿德不僅繼續堅守崗位、在教育界奉獻心力;卸下校長一職後,他仍持續著作、進修;年近 80 時,更報考文創研究所,不到 3 年時間,便以 82 歲高齡從當時任職屏東教育大學校長的兒子手中接下碩士學位證書。

92 歲資深糖友劉祿德先生是「接受糖尿病、翻轉人生」的最佳例證。

糖尿病會減壽?做對了可以活得很長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指出:「糖尿病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在台灣,罹患糖尿病超過五十年的民眾不在少數,活過一百歲的也不是沒有。」

「問題在於國人的糖尿病控制並不理想!」李洮俊理事長說,台灣各類藥物都有,但不少病友對藥物存在錯誤觀念,例如認為「西藥長期服用會傷腎」;而對糖尿病較好的治療藥物——胰島素,在部分患者眼中甚至被類比成「嗎啡」,擔心打了就無法脫離。也因此在台灣,胰島素施打情況仍不理想!

再以另一位患者音樂家張筑婷為例,國小三年級時便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每天三餐飯後加上睡前,一共要打 4 次胰島素,就這樣一打就打了 30 年!身為一名音樂演奏家,張筑婷並不覺得糖尿病會成為阻礙,對她來說,「糖尿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一樣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一樣追求夢想,「所有的一切與平常人無異。」她認為「心態決定人生是否活得精彩。」她也期許自己「血糖控制能更加精進,才能讓未來的生命更加健康而精彩!」

李洮俊醫師

這 2 種糖尿病併發症最要命!心腎出狀況,死亡風險倍增

李洮俊理事長指出,糖尿病病友減壽的主要原因來自併發症!糖友因為血糖、血脂、血壓控制不佳,造成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併發症。

根據統計,台灣糖尿病病友超過 5 成最終死於中風、心肌梗塞等大血管病變相關併發症。此外,每年也有許多糖尿病患因為腎病變,最終需要進入透析治療,這也是造成台灣透析盛行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研究指出,若 60 歲時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一旦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壽命平均會少活 12 年。若 30 歲就發現罹病,一旦合併慢性腎臟病,平均折壽更是高達 15 年。

然而,得了糖尿病,不代表一定會折壽!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研究也發現,糖友若糖化血色素、血壓、血脂都能控制達標,沒有蛋白尿、不抽菸,不僅整體死亡率與非糖尿病患相去不遠,發生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機率甚至比非糖友更低。

也就是說,「當個案受到良好照護,不只是壽命、生活品質也可以與一般人無異,甚至更好!」陳宏麟理事長解釋:「畢竟一般人並不像糖尿病病友會定期就醫與追蹤。」

陳宏麟理事長強調,慢性病照護絕不是醫療為主,「病人自我照護管理」才是重中之重!

糖尿病照護不一定要去大醫院,基層診所助糖友控制達標

李洮俊理事長強調,慢性病照護絕不是醫療為主,「病人自我照護管理」才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血糖控制,不可能單靠醫療院所開藥與指導就完成,重點要以病人為中心,讓病友自己了解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模式。」

也因此,糖尿病照護並非只有看病、拿藥而已!陳宏麟理事長指出,慢性病照護需要團隊,過去從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糖腎共照等經驗,已經清楚看到衛教的力量與重要性,以及營養師和護理師在糖尿病照護的角色。

基層診所對於糖尿病友來說,除了距離近、就醫方便,具有可近性的優勢之外,也具有周全性,為病友持續提供正向、專業、持久的支持,同時還具有協調性。也就是說,一旦發現糖尿病友有大小血管疾病、併發症等問題時,除了上下轉介,目前還有橫向連結,可以適時適切地轉介。

陳宏麟理事長表示,糖尿病追蹤不是給予壓力,而是提供支持。基層診所團隊「就像是以病人為中心的一個虛擬醫療之家,而基層醫師就是病友的健康管家!」

糖尿病去污名化,罹患糖尿病不用不好意思

除了滿足醫療需求,「去污名化」對於糖尿病照護也非常重要!陳宏麟理事長解釋,糖尿病其實就是血糖過高的一個疾病,但因為疾病遭到污名化,許多病友罹患糖尿病不好意思講,甚至有人打胰島素時還要躲起來,這也間接影響照護成效。不久前,台灣照護團隊響應在歐洲糖尿病學會 (EASD) 年會發起糖尿病的去污名化活動,這次世界糖尿病日活動,也試圖再度強調這個概念,透過每一個頒發的獎項,回到每一個得獎人有溫度的生命故事,讓民眾更加清楚了解糖尿病。

文/賴以玲 攝影/江宏倫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