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近視比例逐年升高,近視除了造成生活不便之外,高度近視可能產生多種眼睛併發症,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但兒童從小接觸 3C 產品、缺乏戶外活動,近視年齡層也逐漸下修,當視力檢查發現有近視該怎麼辦?其實除了散瞳劑以外,有越來越多種有助控制近視度數的方式,包括角膜塑型、學童專用日拋、周邊離焦眼鏡等等。
高度近視問題多,及早控制是關鍵
台灣學童近視盛行率之高,國健署曾統計國小一年級近視比例為 19.8 %,當到國小六年級已達 70.6%,代表就學期間是近視防治的關鍵期,但為什麼需要控制近視呢?嘉義垂楊大學眼科黃照文醫師解釋:「絕大多數學童都是『軸性近視』,眼軸拉長導致光線進入眼睛後,聚焦在視網膜前方而看不清楚,當眼軸越長、近視度數就會越高。」
過長的眼軸會讓眼睛裡的視網膜被拉得越薄,視神經血流供應變差,導致高度近視患者得到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所以從小預防與控制近視非常重要。
一表看懂四種視力控制方式!醫師分析其優缺點
近視可能看不清楚黑板的字,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家長們無不希望近視度數可以經過治療而減少,目前常見近視控制方式有四種:
- 長效散瞳劑:能有效抑制眼軸增長,控制近視增加,優點是操作簡單方便、健保有給付,缺點是容易畏光,看近會模糊,看書寫字需要將書本拿遠或戴多焦眼鏡。
- 角膜塑型片:是一種特殊設計高透氧的硬式隱形眼鏡,透過晚上睡覺時配戴,溫和的改變角膜弧度,以同時達到中心視力清晰、周邊視網膜離焦的效果。建議每天配戴,睡覺配戴 6-8 小時,不超過 10 小時。大多數小朋友白天可以不用戴眼鏡,就能得到清晰的視力。
- 學童專用日拋: 原理是利用周邊視網膜離焦的學說,可抑制眼軸變長,配戴方式跟一般軟式隱形眼鏡一樣,不過為達減緩近視增加的效果,一週至少要配戴 6 天,每天至少配戴 10 小時,不超過 15 小時。
- 周邊離焦眼鏡:在鏡片上設計數百到數千個微透鏡來產生周邊離焦的效果,建議全日配戴,需特別留意因鏡片對眼位要求高,鏡片置中正確位置很重要,隨時注意鏡架是否歪斜。
選擇「最適合」控制方式!考量生活型態及作息
面對這麼多種近視控制的方式,到底家長該怎麼選擇?黃照文醫師回應:「近視控制是長期抗戰,主要需考量孩子生活習慣、作息時間,例如孩子戶外活動需求高嗎?對畏光的接受度 ? 孩子有沒有過敏體質?等等」家長們要有個概念,其實並沒有「最好」控制視力的方式,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方式,隨著時間孩子長大生活習慣改變,近視控制方式也需要滾動式調整。
黃照文醫師分享,自己的妹妹是高度近視,侄子從發現近視開始點散瞳藥水好幾年,但度數還是一直持續增加,高濃度的散瞳劑讓他畏光嚴重,看近物模糊,考量到他國中課業壓力大,睡眠時間短且不穩定,就幫他選擇了「學童專用日拋」搭配低濃度 0.01 % 長效散瞳劑,近 1-2 年近視度數維持得很好,眼軸長也沒有再增加。
而黃醫師自己的大女兒是角膜塑型片的愛用者,大女兒表示:「其實我一開始也是使用長效散瞳劑,但後來戶外活動量增加,學生時期又當上了啦啦隊隊長,活動時戴眼鏡很不方便,所以就轉換成角膜塑型,不僅近視度數控制得很好,白天不用戴眼鏡的特性更是讓我活動時如魚得水呢!」她回憶到有一年去泰國畢業旅行,同學幾乎都戴眼鏡或隱形眼鏡,但當從事水上活動時,同學各個都變成睜眼瞎子,他們羨慕戴角膜塑型片的方便性,甚至有人回國後就馬上去驗配。
角膜塑型片也能 AI 驗配!視覺品質更提升
角膜塑型已行之有年,大家對其相對較了解,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角膜塑型也在不斷升級,除了材質上有了更高透氧的設計,驗配技術也從過往的「試戴片驗配」,發展出 AI 數位驗配,能夠透過大數據分析角膜上十萬多個點,完整掃描角膜以訂做全客製化的鏡片,讓鏡片定位更精準、更服貼、提高適配性,視覺品質也更加提升。
雖說角膜塑型是個方便、安全又有效的學童近視控制方式之一,但還是要十分注意鏡片的清潔與保養,如果沒有正確清潔可能會造成角膜感染。黃照文醫師也強調:「不論選擇哪一種近視控制方式,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還有定期回診遵醫囑治療,缺一不可,近視控制是長期抗戰,需家長、醫師跟孩子本人的三方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替孩子守護他們的靈魂之窗。」
文/王芊淩 圖/楊紹楚 影音/江宏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