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新突破!AI 助失智症診斷、復健 彌補人力不足

高齡社會來臨,臨床醫療上有許多新的課題得面對,在科技幫助下,越來越多利用 AI 數位幫助長者認知功能、神經退化改善,或是使用擴增實境幫助長者復健,科技彌補更多人力上不足,北醫體系利用科技帶給病友們更好品質的新生活。

亞健康族群也是失智症好發族群!

台灣失智症病人逐年增加,是國人高度關注的神經退化疾病,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表示:「人的大腦中眾多功能裡,最重要就是執行功能,在輕微失智症剛發生的階段就要提早介入,避免病症越來越嚴重,如果早期介入可以大幅降低社會照護負擔。」

根據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65 歲以上老人每 12 人即有 1 位失智症病人。其中,占全球 75% 的亞健康族群,更是失智症好發的族群,所以發展腦心智退化早期偵測指標與風險預測模式,是目前的當務之急,也是降低社會醫療照護成本的第一步。

由於在還沒進展到失智症前會經歷「輕度認知障礙」,這是種症候群,不是單一疾病,病發時可能會有多症狀出現,關鍵的認知功能包含組織力、執行力、判斷力、專注力、記憶力等,若能在這時期介入能夠延緩惡化。

建置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

為了及早偵測,結合新科技北醫使用尖端失智症預測系統,系統藉由 MRI 磁振影像,預測未來腦皮質萎縮區域,精準預測未來時間的失智分數以及症狀表現型,提早介入失智症治療。

北醫附醫影像醫學部神經放射診斷科陳震宇主任表示:「技術是以國際大型失智資料庫數萬筆高齡腦部磁振影像為基礎,結合多模組學影像生物標記與 AI 深度學習,打造 4D 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藉由 MRI 的腦部影像,透過該模組預測未來是否有失智的風險,有助於即早介入、延緩老化及預防醫學的發展。」

數位療法繞過受損腦區!低效率代償腦區

除了早期的診斷之外,一旦確診之後可以怎麼做?陳兆煒說:「在失智症治療方式痛點在於,尚無治療失智症受損腦細胞的藥物,導致患者吃藥後還是很無感,而其他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又仰賴長照人力,如今人力吃緊下確實是一個難題。」

  • 藥物治療:膽鹼酶抑制劑、NMDA 受體拮抗劑、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
  • 非藥物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認知訓練

如今採取所謂的數位療法(DTx)是透過影音、聲音、實體、AI 多面向的手段來刺激,形成認知功能代償神經迴路。陳兆煒解釋:「腦區內雖然一部分的功能已經下降,我們仍然可以訓練旁邊殘存正常的腦區,增強它的功能取代已經壞掉腦區的功能。」

藉由實證基礎、臨床可評估成效、軟體等面向,認為繞過受損腦區、達到低效率代償腦區,這樣的精準認知數位療法確實可以提升失智症患者認知生活能力,比起以下常見的認識療法,陳兆煒說:「採取每週 2 次維持 8 週,一共 16 次的認知復健,改善任務正確性和速度能有更好改善認知功能。」

應用擴增實境於神經復健中

類似的數位概念的概念,如今更擴及到「擴增實境」,北醫附醫復健科研發出針對神經性疾病的復健系統,除了透過遊戲提高病人使用動機外,病人也可透過擴增實境系統看到自己的動作與身處空間的位置,進一步強化動作學習能力,現在常使用在中風、帕金森等患者身上。

北醫附醫復健科賴建宏醫師表示:「常見虛擬實境(VR)不同,擴增實境(AR) 使用者可接收到真實的時間與空間回饋,而非完全虛擬的影像,可彌補與改善虛擬實境使用者缺少與真實世界互動的缺點。」

如今 AI 與科技上的新結合,讓早期加速診斷、被醫師確診後也能更完善的治療與復健,期許尖端科技能讓醫療處置更精準快速,讓民眾享受到更全面的醫療照護品質。

賴建宏

諮詢專家:臺北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復健科主任賴建宏
諮詢專家: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延伸閱讀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日登場!三大精彩主題展 共同見證下一個護國神山
精準麻醉更能顧腦!醫療展中最新特色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