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杰楷女兒咘咘咳 2 周才發現染黴漿菌!醫:分辨與感冒差別看一關鍵

冬天流行各種呼吸道病毒、細菌,藝人修杰楷日前分享女兒咘咘也染上黴漿菌,且咳嗽了 2 周卻沒有好轉,一驗才發現感染了黴漿菌。兒科醫師指出,黴漿菌在初期特別容易與感冒搞混,較難分辨,如果有反覆咳嗽超過一周沒改善的狀況,就須懷疑是黴漿菌。

黴漿菌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只要近距離談話、咳嗽、打噴嚏都容易感染。雖然傳染方式與新冠病毒相似,但跟一般肺炎不同的是,許多病人即使發燒仍然保有活動力,因此常延誤治療,往往咳嗽一段時間才前往醫療院所驗出黴漿菌,咘咘也是其中一個例子。

從咳嗽時間、痰的顏色分辨是不是黴漿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說明,黴漿菌主要在幼兒族群中傳播,感染高峰年齡大約介於 3 到 5 歲,但在青少年中也不算少見,通常幼兒至年輕成年人中罹患的比例較高。不過,黴漿菌是種全年齡層都可能感染的疾病,且常常一人染疫、染及全室,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和共病情況多,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對高,需特別小心。

然而,黴漿菌感染在初期與一般感冒難以區分,吳宗儒提醒,分辨關鍵在於,「若咳嗽長時間未改善,超過一般病毒病程,就需考慮是否為黴漿菌感染。」另外,對於有咳嗽症狀的患者,特別要注意痰的顏色,黴漿菌可以是厲害的乾咳,如果到有痰的話通常呈現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

黴漿菌輕微與嚴重症狀一次看

至於症狀嚴不嚴重,則視個人免疫力與體質,因此狀況會輕重不一,吳宗儒指出,黴漿菌曾被形容為是魔術師般的存在,身體很多地方都可能有症狀,不僅是本身的感染,有些可能是後續免疫反應造成的病變。他總結,主要病徵如下:

  • 輕微者感染部位在肺部,亦涉及上呼吸道,症況包括感冒、咳嗽、發燒、喉嚨痛等。
  • 嚴重時,可能引發支氣管炎、肺炎,並伴有長時間咳嗽、發燒、呼吸急促,更嚴重者可能導致呼吸衰竭,需住進加護病房插管治療。
  • 少數人會因黴漿菌感染引發全身性疾病,包括自體免疫反應和腦炎等嚴重症狀。

另外,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分享,近期遇到許多病人主訴自己已經回診用藥 4、5 次,咳嗽症狀才消停了兩天,又開始劇咳,民眾似乎也認為,久咳不癒似乎是黴漿菌的特徵之一?不過他解釋,「反覆咳嗽」是許多呼吸道感染症狀都共有的病癥,因此出現咳不停的狀況時,並非每次都是感染黴漿菌。

若要釐清病因,仍需到醫院接受更完整的檢查。丁義芳提及,首先會安排 X 光檢查,以排除感染肺炎或支氣管炎的風險。吳宗儒進一步補充,接著會再以相關檢驗方法,比如喉嚨快篩、PCR 或抽血化驗抗體的方式,來協助診斷是否為黴漿菌感染。

黴漿菌有抗藥性怎麼治療?醫師釐清觀念

黴漿菌和一般細菌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沒有細胞壁,因此不怕盤尼西林類等抗生素破壞細胞壁的藥物,只有針對黴漿菌的藥物有療效。吳宗儒指出,目前黴漿菌治療藥物主要有第一線藥物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和第二線藥物四環黴素或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

目前確診者最擔心的問題是,黴漿菌的第一線治療用藥已出現 6 成抗藥性。丁義芳提到,早期抗生素正確用藥的觀念並不普及,民眾誤把抗生素當作消炎藥,自行購買當家用常備藥,一有感冒症狀就自行服用;或未聽從醫師處方療程,症狀一緩解就停藥等,的確導致中生代的國人出現抗藥性。

既然有抗藥性,會不會難以治療?丁義芳觀察臨床狀況後表示,大多數病人服用專治黴漿菌的抗生素約一周後,咳嗽症狀都立即有明顯改善。不僅如此,隨著新型藥物問世與公衛資訊廣泛宣導,只要配合醫囑用藥都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吳宗儒提醒,對於幼兒及孩童,用藥上務必更謹慎考慮,因為部分藥物可能帶來牙齒染色、軟骨發育、肌肉骨骼的副作用。

對於自身免疫力較佳的病人,感染黴漿菌僅會輕微呼吸道感染,甚至與感冒相似,休養幾天都能自癒,但丁義芳提醒,不代表病人會終生免疫,日後還可能反覆感染,且仍有傳染給他人、造成嚴重疾病的可能。因此建議出入人多的場所應配戴口罩、注重個人衛生習慣像是勤洗手或用酒精,提升抵抗力才是防範呼吸道疾病最根本的方式。

丁義芳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