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尿、漏尿、夜尿… 是泌尿道感染?還是間質性膀胱炎呢?

在泌尿科門診中,不管是頻尿、急尿、漏尿、夜尿等,都是病人很常見的症狀,尤其常被聯想到是泌尿道感染,不過,泌尿科的疾病其實相當多,病因不同,治療方式也不一樣;其中,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也因常有上述症狀,容易誤為泌尿道感染。

才剛尿完沒多久,又急著找廁所;晚上睡不好,因為需要起身排尿好幾次;內褲也常因漏尿而飄出異味,還得經常忍受著下腹部的疼痛……這些症狀困擾陳小姐許久,身為房屋仲介業務員的她,因為經常要帶客戶看房子不方便上廁所,加上上述狀況,讓她不敢多喝水。原本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但服用過幾次抗生素短暫改善後還是反覆發作,幾經求醫,最後才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

間質性膀胱炎又稱「膀胱疼痛症候群」,依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的定義為:「持續性或復發性與膀胱相關的不愉快感覺(包含疼痛、腫脹、不舒服的感覺),合併有下泌尿道症狀(頻尿、急尿、夜尿等),沒有泌尿道感染以及其他已知的下泌尿道疾病。」

膀胱不明原因發炎 下腹痛是重要的症狀

間質性膀胱炎雖然也是發炎,但不像泌尿道感染是外來的細菌引起,而是在沒有外來感染的情況下膀胱出現發炎的反應,有點像「自己打自己」,發炎久了進而造成膀胱表皮受傷、凹陷。更詳細一點來說,膀胱的表皮有一些多醣蛋白質的物質,形成一個保護層,因發炎受損後,尿液裡面的一些刺激性物質就會藉此滲到膀胱內部的深層肌肉,造成不舒服的症狀。

至於為何膀胱表皮會受損?原因還不十分清楚,目前只知與個人體質有關。有些人則是反覆的泌尿道感染過後,造成膀胱表皮保護膜受損了。另外有些食物的刺激也會影響病情的發作。

下腹痛是間質性膀胱炎很重要的症狀,也可與泌尿道感染區別;泌尿道感染主要是解尿時尿道會有如刀割般的疼痛,與間質性膀胱炎的下腹痛不太一樣。當然有時光靠症狀不易區別,加上不同疾病也可能合併出現,需要做一些檢查釐清病因。

安排相關檢查 排除其他泌尿道疾病

當醫師懷疑病人有間質性膀胱炎時,因症狀與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動症、甚至是泌尿道癌症等疾病的症狀相似,通常會安排一些檢查以排除這些可能的疾病,才能對症下藥。常見的檢查如下:

  1. 尿液檢驗:首先進行尿液檢驗,檢查尿液中是否有白血球,若有較能確認是細菌感染,若無則可以排除泌尿道感染。 

  2. 膀胱日記(bladder diary):請病人自行觀察並記錄 2~3 天的排尿頻率以及排尿量,有助於了解是否確實有頻尿的狀況。一般人清醒時的排尿頻率約 2~3 小時一次,每天平均排尿次數在 8 次以內,入睡後又醒來排尿 2 次以內(不包括早上起床的第一泡尿)都算是正常的,如實的膀胱日記對於疾病診斷很有幫助。 

  3. 尿路動力學檢查:尿路動力學檢查可以測量尿流速,了解膀胱與尿道壓力的變化以及括約肌收縮的情形,用來評估相關肌肉和神經的功能是否正常,也是診斷膀胱過動症的重要檢查,可作為間質性膀胱炎的輔助檢查,以區別膀胱過動症。

  4. 經尿道膀胱鏡檢查: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膀胱鏡也是常做的檢查,除了可以觀察到膀胱內部的組織,也是鑑別泌尿道腫瘤的利器,必要時還可進行病理切片以確認是否有癌細胞。
檢查方式是透過膀胱鏡灌注生理食鹽水讓膀胱漲大,如果是正常的膀胱可以漲到 500 c.c.,如果是間質性膀胱炎病人的膀胱,容量比較小,可能漲到 100 c.c.病人就會受不了。當膀胱灌注到最大容量後,在排空階段,若膀胱黏膜表皮出現出血症狀、產生腎絲球狀出血點,就是間質性膀胱炎的典型表現了。

間質性膀胱炎還可分為潰瘍型與非潰瘍型,前者就是有比較大的傷口,膀胱鏡檢查若發現潰瘍病灶,還能直接予以電燒,使傷口結痂化,所以膀胱鏡是間質性膀胱炎很重要的診斷兼治療工具。

無法根治 先避免刺激性飲食及減緩壓力

雖然現今醫學還無法根治間質性膀胱炎,但已有許多症狀治療的方法,可以幫助病人與疾病和平共處。首先會建議病人先從飲食及減緩壓力做起,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很實際的症狀控制方法。有些病人個性上比較敏感,加上壓力一來,症狀也跟著出現了,所以適時的放鬆心情也很重要。

飲食方面,有些病人病情發作與一些飲食有關,建議盡量減少攝取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含咖啡因飲料、柑橘類水果、化學色素成分的果汁、汽水、巧克力等,中醫歸類為寒性的食物(例如瓜類等)也盡量避免。記得多喝水,觀察尿液的顏色介於透明到淺黃才是正常,若尿液顏色太深則是水喝得不夠多。

藥物和膀胱擴張手術也是第一線治療

由於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多重病因造成的疾病,目前沒有任何單一藥物可以治療所有的病患,所以經常需要多種藥物或多種治療方式合併使用。像是治療膀胱過動症的藥物,對於控制間質性膀胱炎也有效果。

膀胱擴張術也是第一線的治療方法,也就是前述在膀胱鏡下灌注生理食鹽水擴張膀胱,有助於改善症狀。因為膀胱過度擴張後,會破壞膀胱壁上的神經纖維,使症狀得以緩解,但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隨著黏膜下的神經纖維再生,症狀又會出現。

在膀胱內灌注玻尿酸也有不錯的效果,且有健保給付,但病人症狀要符合間質性膀胱炎的定義,且症狀持續 6 周以上、經第一線保守療法治療仍然無效者。符合健保給付標準的患者每人可補助 9 瓶玻尿酸,第一個月每周施打 1 瓶,接下來則每個月施打 1 瓶。

灌注玻尿酸有助修復膀胱表皮的缺損,改善症狀,但同樣無法一勞永逸,一段時間後症狀可能復發,需要再灌注,至於藥效能夠維持多久?則因個人的體質而異。

脛神經刺激療法需自費

另外還有一種「脛神經刺激療法」也引起討論。脛神經位於腳踝內側脛骨上方三指處,這裡剛好也是中醫穴位理論中「太陰穴」的位置,在此處扎針進行電刺激,以達到改善膀胱症狀的目的。這種刺激「遠端」以治療近端(指膀胱)的療法在西醫理論有效,是因為足部的脛神經與控制排尿的神經都起源於骨盆神經根,因此刺激脛神經可能有助於改善膀胱的疾病。

此療法原本用來治療膀胱過動症,只是近來有研究發現可能也對間質性膀胱炎有幫助,但相關的研究還不夠明確,尚未列入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指引,且需自費。

間質性膀胱炎是個複雜的疾病,致病的原因至今未明,但臨床上觀察發現部份患者有反覆泌尿道感染的病史,其他相關因素包括個人體質比較敏感,或是對某些食物反應特別強烈而導致,到目前還沒有定論。但透過適當的治療、壓力抒解及飲食控制,能夠有效控制症狀,恢復正常生活。

應力性尿失禁磁波椅可治療  

另一個比間質性膀胱炎更為常見且困擾許多女性的是應力性尿失禁,同樣也會出現頻尿、漏尿、失禁的困擾。應力性尿失禁的原因主要是托著膀胱與尿道的骨盆底肌群,因為長期便秘、咳嗽、懷孕、生產、肥胖、經常提重物等壓力,讓骨盆底肌群變得鬆弛無力,當下腹突然出力時,如打噴嚏、咳嗽、大笑、跑步等,就會發生漏尿的情形。

懷孕生產是應力性尿失禁最大的風險,愈來愈大的胎兒與子宮以及幫助生產的鬆弛素會影響到骨盆底肌群,通常漏尿的情形在產後6個月會恢復,但如果症狀遲遲未改善,就需要諮詢泌尿科或婦產科醫師,接受診斷與治療。診斷應力性尿失禁需要安排尿路動力學檢查來評估膀胱、尿道與骨盆底肌群的功能。

在治療方面,除了藥物外,平時建議可以進行凱格爾運動來訓練骨盆底肌群,另外也有陰道雷射與手術的治療選項。近年還有一種較新的磁波椅治療(又稱G動椅),非侵入性、不須寬衣解帶,女性朋友只要坐在一個會釋出磁波能量的椅子上,就能活化骨盆底肌群,每個療程3周,每星期2次,每次只需20~30分鐘,因此接受度相當高,是應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新選擇。

容易頻尿,究竟是間質性膀胱炎或是膀胱過動症?
間質性膀胱炎和膀胱過動症有許多相同的典型症狀,例如頻尿、急尿和夜尿,而且都沒有感染的情況,但間質性膀胱炎還可能伴隨下腹痛,膀胱過動症則比較不會。此外,利用膀胱鏡及尿路動力學的檢查,也可以區分這兩種疾病。在使用膀胱鏡下的膀胱水擴張術檢查中,間質性膀胱炎患者的膀胱黏膜會出現表皮出血症狀和腎絲球狀出血點,膀胱過動症病人則不會有這種表現。

※ 本文轉載自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健康月刊第 67 期(諮詢專家:臺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好甘心診所泌尿科特聘主治醫師楊佩珊)

文/全民健康基金會 編輯/賴以玲 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