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圍爐聚餐,餐桌上免不了出現魚蝦等料理,但要小心別把魚刺、蝦殼,甚至是骨頭吞下肚,否則會傷害氣管或食道。醫師提醒,假如過年吃飯到一半,突然覺得喉嚨卡卡的,自救前注意 3 個重點。
今年 53 歲的莊先生過去曾經中風,本身吞嚥功能較不佳,日前在吃早餐時,進食過快而不慎將長達 6×4 公分大小的豬軟骨給吞下肚,後續引發吞嚥困難、疼痛、流口水等症狀,便緊急至急診就醫。接著透過胃鏡將異物取出,同時給予消腫藥物,才解決病人的窒息感,可以開口說話。
異物阻塞恐引發 4 後果
收治莊先生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耿列表示,臨床上遇到有病患吞入異物而前來就診的案例不少見,但大多是吞入魚刺或蝦殼。然而,民眾在發現異物時,第一時間往往會透過吞飯、喝醋來吞嚥,但通常吃進細小尖銳食物,會隨吞嚥動作越來越深,恐引發 4 種後果,包括:
- 在消化道中:引起消化道破裂。
- 在咽喉:造成窒息。
- 掉入氣管:恐造成氣道阻塞及吸入性肺炎。
- 掉進食道:可能引起嚴重的急性縱隔炎,就得開刀治療。
李耿列也提到,該名個案吞入長達 6×4 公分的豬軟骨實際上較為罕見,大小早超過一般氣管與食道僅能容納的尺寸了。不過也提醒民眾日常要注意動物骨頭、魚刺或海鮮類的殼,即便是軟骨類,仍避免繼續再進食,將異物越推越深,也會造成處理難度較重。
吞入異物想自救?注意 3 重點
最近年節將近,聚餐飲酒多,餐桌上更是會出現各種大魚大肉、海鮮樣樣來,李耿列提醒在飲食上還是需要細嚼慢嚥,如果吞嚥退化的老人或病人,則建議選擇軟質及較小的食物。如果不慎吞入異物,請注意下列 3 個重點:
- 建議盡速尋求耳鼻喉科或消化內科醫師進行檢查,尤其已經是無法說話的程度,就應立即送醫不猶豫。
- 原則上,也不會建議病人催吐,以免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但假如是沒有太大的異物,第一時間仍可嘗試吐出。
- 有時哈姆立克法也幫得上忙,即站在哽塞者身後,環抱住病人腹部,一手握拳貼僅高於肚臍位置,雙手用力向病人後上班瞬間快速的推擠。
李耿列提醒民眾,若不慎吞入異物,務必嘗試用方法排除,否則放著不處理,會使異物卡得更緊,即便可以吞入,異物也可能傷害消化道或其他部位。平時如遇到飲食或異物阻塞時,他建議原則上請專業幫忙,即便要自救前也應先注意上述 3 個重點,才能幫助病人重回「豁然開朗」生活。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