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多喜歡往戶外活動,每年天氣轉熱時,加速蜱蟲的滋生與散播。日本近期首起蜱蟲病人傳人個案,一名醫師接觸收治遭蜱蟲叮咬感染的患者,不料醫師也被感染,醫師提醒,隨著接下來清明連假民眾到戶外活動時需慎防蜱蟲。
接觸病患竟遭傳染!蜱蟲病也會人傳人?
根據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指出,首例蜱蟲病人傳人的病例,一名 20 多歲醫生收治一名遭蜱蟲叮咬的患者,患者出現典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患者主訴有厭食、發燒、行動困難就醫,到院 3 天後病逝,而醫師則是在接觸患者後 11 天出現發燒症狀,同樣也確診 SFTS,經檢測發現兩人體內的病毒是同一基因,因此確定是人傳人感染病例。
這並非全球首例蜱蟲病人傳人的案例,過往在中國及韓國都有類似的案例,直接接觸病患的血液、體液或呼吸道飛沫顆粒等而導致感染的事件,而台灣雖未有人傳人病例,不時也有遭蜱蟲叮咬通報病例,且隨著進入春夏,疾管署呼籲民眾出外旅遊、耕作、活動應作好個人防護,避免至草叢雜生、環境衛生欠佳地方及接觸動物。
蜱蟲須留意「幼蜱」!遭叮咬不易有感覺
蜱蟲到底是什麼?蜱蟲又被稱作為「八腳怪」,是一種吸食哺乳動物血液維生的蟲子,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家庭醫學部林特暐醫師在《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提到,蜱蟲在現今野外傳染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加上人畜接觸機會頻繁,提高民眾被叮咬感染的風險。
台灣蜱蟲生活於山區次生林,成蜱一般於每年 2 月開始出現,到 12 月於宿主動物身上皆可採到。林特暐指出,蜱蟲的生命週期有三個階段,分別為:幼蜱、稚蜱、成蜱,每個階段都需要吸血維生,成蜱個體較大需要 5-10 天才能吸飽血液,幼蜱只要 4-6 天,但幼蜱身長僅 1-2mm 若吸附人體不僅沒有感覺,肉眼也不容易辨識,是叮咬人類主要的媒介。
蜱蟲常寄生於野豬、黑熊、囓齒類及其他中小型哺乳動物,蜱蟲在叮咬人的過程會將口器插入皮膚,蜱蟲在吸血的過程可能將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傳染給人類,帶來的傳染病包括:萊姆病 (Lyme disease)、Q熱 (Q fever)、兔熱病(Tularemia)、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等。
遭蜱蟲叮咬該怎麼辦?
若不幸在野外發現遭蜱蟲叮咬該怎麼辦?林特暐說明:「最高原則盡快將蟲體摘離身體,研究顯示在蜱蟲叮咬48小時內,萊姆病的傳染極低,但蜱蟲腸道中的螺旋體在蜱蟲吸血後會大幅成長,隨著吸附時間越長,受感染的機會也越高。」
因應蜱蟲口器上佈滿鋸齒狀倒鉤,坊間流傳許多移除蟲體的偏方,像是用酒精、凡士林等,但根據美國CDC的建議,唯一有效的方式是以鑷子夾除,鑷子經過簡單消毒後,盡可能往皮膚上夾住蜱蟲以緩慢穩定的方式慢慢拉,沒有鑷子可以適用手套或衣服包覆手指取代。
此外,若當蜱蟲口氣不幸卡在皮膚裡,可以擦些消毒藥水,避免挖出或切除,避免皮膚更大的傷害,並立刻用肥皂沖洗叮咬處。若真的糟蜱蟲傳染會有哪些症狀?其實許多蜱蟲傳染病都有類似的症狀,若在叮咬後的數天到數週內出現以下表現,務必儘速就醫:
- 發燒、畏寒、疲倦
- 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痛
- 皮膚紅疹
如何避免被蜱蟲咬?疾管署建議,民眾至郊區、戶外活動時,應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塞進襪子或鞋子裡,衣物及皮膚裸露處可使用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防蚊蟲藥劑。到戶外活動時,應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新「人畜共通傳染病」在台現蹤跡!藉由「蜱蟲」傳染致死率最高達3成
夏日「蜱蟲」叮咬傳染病毒奪命!全球首例因奧茲病毒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