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 已釀 2 死!醫:病程快又致死恐與「毒素」有關

寶林茶室疑似釀嚴重食物中毒,目前北市衛生局統計收到 7 例醫院通報、3 例 1999 陳情,已釀 2 例死亡與 2 位正在加護病房搶救。醫師說明,病程來得又急又快的食物中毒案件相當罕見,因此也不排除產生「毒素」的可能。

北市衛生局接獲 9 人通報

日前新北市 2 名民眾前往位於信義 A13 的寶林茶室用餐,點了炒粿條、香蘭葉果汁,回家後卻發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台北市衛生局補充,其中一名男性僅 39 歲,卻一度心悸至休克,隔日至醫院就醫仍不治。另一名 50 歲女性則是至診所就醫後好轉。

另外,台北市衛生局亦接到 3 例醫院通報,新光醫院收治一名 66 歲男性,在 3/19 當天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出現腹瀉、虛弱、倦怠等症狀,原先裝上葉克膜搶救中,稍早新光醫院證實病人已不治身亡,死因為多重器官衰竭。另外北醫、三總也各有收治發生相似症狀,且前往相同地點用餐的病患。

北市衛生局說明,目前接獲醫院通報 7 例,其中 3 名女性、4 名男性,其中 2 名男性死亡。另從 1999 接獲民眾陳情,3/23 至寶林茶室用餐(炒粿條),3 人有嘔吐、無力、喘、食慾不振,其中 1 人至萬芳醫院急診。

醫分析 2 類毒素也可能釀食物中毒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目前全案應朝嚴重食物中毒的方向辦理,與一般食物中毒釀成的急性腸胃炎不同,除了腹瀉、嘔吐、噁心、發燒外,若引發敗血症,的確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如腎衰竭、肝衰竭,甚至引起休克,需要葉克膜搶救。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補充,如果是一般細菌感染造成的食物中毒,原則上病程不會進展如此快速,因此也不排除是「毒素」的可能,分別是生物性與化學性毒素。

  • 生物性毒素:細菌或黴菌在食物上孳生,結果進一步產生毒素,久放的食物、醃製、釀造的食物須特別小心。
  • 化學性毒素:意指非合法使用的化合物,可能參雜在鹽巴或味精中。

目前已知有 9 人通報,案情是否會再擴大不得而知。但顏宗海提醒,民眾是否出現症狀與嚴重程度,其實與個人體質較無關,否則此次最嚴重的死亡個案正值壯年,研判仍與病原菌或毒素最相關,不同的致病因子,帶來的嚴重程度也都不相同,因此仍得等待化驗結果。

黃建賢提到,一般發生食物中毒並非人人都會出現症狀,有沒有點到餐點、實用的量多寡才是關鍵,甚至有時可能與食物無關,而是餐具作為傳染媒介。除了食物外,民眾在外用餐也須注意餐具清潔與消毒問題,目前看來病患的食用餐點、進食量與餐具狀況皆須一併考量。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釀「3 人裝葉克膜、1 人死亡」共同點是炒粿條!細菌培養要花 2 周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