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卡卡可能是腦部神經退化!研究發現:7成巴金森氏症長期便秘

巴金森氏症是發病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依盛行率來推估,台灣約有5到10萬名的巴金森氏症患者,但目前醫界仍無藥可治癒。國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引起巴金森氏症原因與腸道菌群有關,也就是說,以後治療巴金森氏症不必從腦部下手,改變腸道菌群就可改善病情,甚至有機會痊癒。

巴金森氏症病因目前仍不明,推測是大腦黑質腦細胞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多巴胺,因而產生各種活動障礙。大腦黑質腦細胞為何退化?過去研究推測或許跟感染有關。但近10幾年,科學家發現腸道菌群跟巴金森氏症有極大關聯性。2016年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動物研究顯示,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腸道裡的微生物變化有關。此一發現為巴金森氏症治療帶來一線曙光。

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也是最大免疫器官

腸道功能不只消化、吸收、排泄這麼簡單,腸道其實是人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淋巴有70%以上分布在腸道,除了淋巴球外,腸道內的菌數更高達100兆,相當於人體細胞總數目的10 倍。腸道有5億至6億個神經細胞分布,數量僅次於大腦,而控制腸道神經的關鍵就在於腸道內的上千種細菌,腸道菌群可以接收訊號也能發出訊號,影響全身器官。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蔡昇達分析指出,從國外研究及文獻發現,腸道發炎影響腦部健康目前認為巴金森氏症為多因素共同影響造成的疾患,如基因、環境、腸道微菌叢等,且致病機轉相當複雜,除了過去所知的中腦黑質紋狀體多巴胺神經元的退化,尚有許多可能的機轉,如神經發炎等。

臨床研究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長期便秘

至於腸道菌群為何是巴金森氏症的元凶?據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分析健保資料庫55萬個巴金森氏症病例結果發現,有便祕困擾的人,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根據研究,巴金森氏60%-80%患者有便祕問題,而且早在發病前10-20年就有便祕問題。

在中醫大附設醫院數10年臨床觀察也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有相當高的比例會便祕,甚至在疾病診斷前數年即開始,進一步有研究團隊分析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大便,發現其大便中的微菌叢與正常人明顯不同,如巴金森氏症患者有較多的比菲德氏桿菌屬及乳酸桿菌屬、有較少的普雷沃氏菌屬。

腸道健康可以解決各種疾病

便祕代表腸道菌群失衡,國外研究發現,便祕會使腸道逐漸走向發炎型菌相,發炎性細胞激素就會透過神經,傳導至大腦的藍斑核(LC)及黑質(SN)部位,幾年之後,就會誘發巴金森氏症。目前研究發現,腸道中某些特殊細菌分泌物及能量代謝產物,會影響大腦意識狀態,像憂鬱症自閉症腸躁症焦慮症、巴金森氏症疾病,都跟腸道菌叢有關。

既然腸道菌群影響腦部健康,民眾可以服用益生菌改變腸道菌,預防腦部退化性疾病嗎?蔡昇達表示:「人體腸道系統相當複雜,難以透過益生菌改變腸道菌群生態。」國外研究發現,腸道健康可解決80%的疾病。他認為讓腸道健康、年輕,最好的方法是少吃高油脂、高糖食物,多吃高纖食物及細嚼慢嚥。喝足夠的水、運動也很重要。建議最好每天喝6杯以上的水,每周運動3-4次,1次30分鐘左右。

文/邱玉珍、圖/孫沛群

諮詢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蔡昇達
參考文獻:
1.Tsai, ST., Nithiyanantham, S., Satyanarayanan, S.K., Su, KP(2023).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Concept of Mind-Body Interface. In: Kim, YK. (eds) Neuroinflammation, Gut-Brain Axis and Immunity in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vol1411. Springer, Singapore.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9-7376-5_19
2.Baldini, F., et al.,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alter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me predict disease-relevant changes in metabolic functions. BMC Biology, 2020. 18(1): p. 62
3.Lin, C.-H., et al., Altered gut microbiota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19. 16(1): p.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