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巴金森病治療的「開關」 年齡與正確用藥讓巴友「可控率」提高

台灣巴金森症盛行率約為 10 萬分之 147.7[1],好發族群集中在 50 歲以上,常常是中年事業有成或是家中經濟支柱,此症雖然無法根治,但愈早發現,透過專業用藥加以「控制」病程進展,可以有效延緩症狀發生,改善病人生活品質。

巴金森病(又稱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隨著超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化加速器提升,推估到了 2030 年,國內罹患巴金森病的人口將會比現行增加一倍。

許多人將巴金森病視為不治之症,聽到無法治癒就敗下陣來,採取消極放棄方式,靜待病程一點一滴吞噬病人的行動力,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常見治療藥物及早擬定治療策略

巴金森病是進行性的退化疾病,不會縮短生命的長度,病人的生活確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過,只要及早制定治療策略、積極治療,是可以有效延緩症狀的發生,患者生活機能的退化不至於那麼快速。

林口長庚醫院動作障礙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表示,巴金森病是一種退化性的神經疾病,屬於無法根治「不可逆」的疾病, 如同老化一樣,隨著時間一直持續進行著,正因為如此,巴金森病的治療策略向來不是以「治癒」為目標,而是有效控制「症狀」,還給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巴金森病的治療藥物以多巴胺藥物為主,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促效劑及多巴胺代謝抑制劑,用藥種類多且在臨床治療上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效果。

陳柔賢醫師表示,補充左旋多巴藥物,可讓腦部多巴胺細胞正常運轉,病人可以如常工作與生活,但隨著進程進展,患者神經細胞凋亡會越來越嚴重,長期服用左旋多巴的結果,會出現藥效漸退、行動開與關不協調、凍結等現象。

解決「異動症」與「斷電」狀態

人體在活動中的「開」與「關」現象,是巴友生活中面臨的最大挑戰!

當病人開始出現症狀時,通常腦部多巴胺細胞僅剩 50%,隨著病程進展,多巴胺細胞會越來越少,補充的左旋多巴藥效區間會愈來愈窄,此時若藥物劑量太高,病患會呈現「開」的狀態,產生「異動症」,患者全身肢體會不自主的扭動,類似舞蹈症。

而當藥效慢慢消退之後,便會進入「關」的狀態,病人無法制自己的行動,像是「斷電」一樣,例如:無法開冰箱、無法往前踏步,動彈不得全身像短路般「失去行為能力」。因此如何減少異動症與斷電的發生,是控制巴金森病面臨的最大挑戰。

巴金森病的用藥時機年齡是關鍵

由於巴金森病患腦部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細胞數目,會隨著病程逐漸淍亡,患者罹病時間愈久,腦細胞淍亡的數目越多,藥物治療的效果也會漸漸失效,進而出現運動功能障礙。

有鑑於此,台灣動作障礙學會認為,治療巴金森病患者必須根據每個人的需求來決定,而選擇藥物和決定長期治療計畫時要考慮到年齡。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於 2023 年公佈的最新治療指引中建議臨床醫師,巴金森病發病時小於 70 歲者,藥物治療優先採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 至於 70 歲以上才發病者,則建議先使用左旋多巴。

定時定量服藥 適當運動 有助控制病情

陳柔賢醫師強調,巴金森病的治療成效,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配合非常關鍵,藉由「定時定量」的服藥,讓人體的開關維持在正常啟動與靜止狀態,才能讓病人生活不至於產生障礙。

他提醒,雖然年齡可以作為早期用藥的參考,但仍會根據病人的工作與生活需求調整用藥,治療過程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與醫師討論,並且依照醫囑用藥,千萬不要自行調藥或停藥,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就應盡早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

除了規律的藥物治療,醫師也鼓勵患者多吃高纖食物改善便秘,或者以打太極拳,訓練平衡感、協調性等緩和性運動為佳,配合規律運動,將巴金森病控制在初期狀態維持十年之久,並非不可能。

巴金森病的治療策略相當複雜多元,患者需要與醫師密切配合,平常可以做「生活筆記」供醫師參考,由於是一場「長期抗戰」,若能尋求居家附近的醫療院所診療,對患者和照護者而言,也是可以考量的方向。

參考來源
1.《台灣醫學會雜誌》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每十萬名台灣人中約有147.7人會罹病。要留意的是,帕金森氏症的好發族群集中在50歲之後,年紀越大,越容易得病。https://www.ihealth.com.tw/article/%E5%B8%95%E9%87%91%E6%A3%AE%E6%B0%8F%E7%97%87/

文/邱玉珍 圖/楊紹楚